郴
江
百
咏
(
其
九
十
四
)
题
春
波
亭
数
叶
荷
衣
一
短
藜
,
春
波
亭
上
倚
斜
晖
。
无
人
会
得
诗
中
画
,
凭
尽
阑
干
又
独
归
。
写景
地点
春天
抒情
独处
山水
城市
锦官城
郴州
倚阑干
译文
翻译成白话文是:几片荷叶做成的衣服,穿着简朴的短藜,我靠在春波亭上,眺望着斜阳余晖。
翻译成白话文是:没有人能理解诗中的画面,我靠着栏杆久久凝视,最后只能独自归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数叶荷衣一短藜"中,"数叶"意味着荷叶不多,但每一片都经过细数,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精致观察。"春波亭上倚斜晖"则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波光粼粼中,在亭上倚靠着栏杆,享受着柔和的阳光。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无人会得诗中画"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诗歌之美,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作,但却难以有人能真正领略其中的韵味。这不仅是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艺术追求之间的独特情怀。最后,"凭尽阑干又独归"中,"凭尽阑干"意味着诗人在栏杆上停留了很久,享受着那份宁静。"又独归"则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仿佛诗人在欣赏完美景致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更添几分深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内省精神。
阮阅
131首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猜您喜欢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