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赴
粤
东
别
亲
友
五
岭
迢
遥
秋
望
迟
,
白
头
今
复
动
离
思
。
儿
童
遮
道
看
传
节
,
朋
旧
临
歧
为
举
卮
。
仰
面
还
惊
归
鸟
下
,
扪
心
讵
遂
片
云
移
!
东
门
尚
有
瓜
田
在
,
重
语
园
丁
好
护
持
。
离别
送别
抒情
秋景
怀古
亲情
写景
地点
粤东
译文
秋日里,遥望五岭,距离遥远,我已是白头老者,再次动起了离别的思绪。
儿童们在路中间挡住我看热闹,传来节日的喜庆消息,而朋友们在我离开之际举杯相送。
抬头看到飞鸟落下,惊讶它们的自由,我深知不能像片云般飘然离去。
东门那里还有瓜田在,我嘱咐园丁要好好保护它们。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将赴粤东别亲友》。诗中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亲友前往粤东时的复杂心情和场景。首联“五岭迢遥秋望迟,白头今复动离思”点明了地点与季节,五岭的遥远与秋天的迟暮,都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白发苍苍的诗人,再次被离别的思绪所触动,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深眷恋。颔联“儿童遮道看传节,朋旧临歧为举卮”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儿童们好奇地围观,看着诗人传递的行装;老朋友在岔路口举杯相送,这一幕幕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画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颈联“仰面还惊归鸟下,扪心讵遂片云移!”诗人抬头望见归巢的鸟儿,心中不禁一惊,仿佛预示着自己的归期未定;他抚胸自问,是否能如这片云般自由自在,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渴望。尾联“东门尚有瓜田在,重语园丁好护持”诗人回忆起东门外的瓜田,希望园丁好好照料,既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未知的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友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戚继光
246首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