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鸿
送别
写景
抒情
赞美
梅花
地点
河南
读书
惜时

译文

译文:在河南的狭小房间中怜爱着某人,即使忍受饥饿和寒冷也不感到羞愧。
译文:已经年老白发,但依然能保持节操;在纷扰的尘世中,不愿洗涤儒雅的衣裳。
译文:很久没有蝴蝶飞来伴随我的幽梦了,幸好有远方的鸿雁传递书信。
译文:看尽了盛开的梅花,春天还未老去;那一片云何时能送回我的车驾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伯宗为他的外甥刘宪书寄居河南所作,表达了对刘氏的深深关怀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赏。首句“怜伊斗室寓河南”描绘了刘宪书在简陋的居所中生活,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却能坚守气节,显示出坚韧的精神风貌。次句“便守饥寒亦不惭”进一步强调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坦然自若。第三句“白发已能全士节”赞扬了刘宪书年纪虽大,但仍然保持着士人的操守,不因世俗的纷扰而改变自己的清高。第四句“红尘不肯浣儒衫”则以“红尘”象征世俗,表示刘宪书不愿被尘世污染,坚持保持读书人的纯洁。第五、六句“久无飞蝶随幽梦,幸有征鸿寄远缄”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与刘宪书虽相隔遥远,但通过书信往来,如同飞蝶追逐梦境般保持着精神上的联系。最后一句“看尽梅花春未老,片云何日送回骖”以梅花寓意坚韧不屈的品格,春天尚未真正老去,期待着有一天能像片云一样,将刘宪书接回家乡。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又赞美了刘宪书的高尚情操,富有深意。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