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山水田园
惜时
写景
怀古抒情
哲理论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紫芝在自然界的漫步与思考,充满了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首句“万物自有得,吾生感行休”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认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历程的感慨。接着,“及兹天气佳,步寻水南游”描述了诗人趁着好天气,沿着水边漫步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追求。“青板得野航,竟渡一苇流”描绘了诗人乘坐简陋的船只渡过水面的场景,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乘流本无心,岂有不下鸥”则表达了诗人随波逐流,不刻意追求,与自然界的生物和谐相处的心境。“开口月有几,百年终一邱”通过对比短暂的人类寿命与永恒的自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世似异趋,此行谁我俦”则反映了诗人与世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强调了他独自探索和享受自然之美的旅程。“村醪亦足醉,对影自献酬”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共饮的欢乐场景,进一步展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未知垂老日,能遂此乐不”表达了诗人对老年能否继续享受这种自然之乐的疑问和期待。最后,“事定会当谐,不复怀预忧”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相信事情最终会如愿以偿,不再忧虑。“但愿营自安,孰是都无求”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追求外在的物质或名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哲学的佳作。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