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冯
远
猷
使
君
(
其
二
)
江
上
当
年
忆
语
离
,
相
逢
虽
健
鬓
如
丝
。
心
知
涉
世
著
几
屐
,
眼
见
承
流
换
两
麾
。
台
阁
异
时
须
献
纳
,
庙
堂
今
日
要
招
携
。
九
江
太
守
多
仁
政
,
此
去
知
公
得
吏
师
。
送别
赞美
抒情
怀古
情感
友情
赞美政治家
译文
回忆起当年在江边离别的情景,虽然现在我们再次相逢,但都已经变得年老而发鬓如丝了。
心中明白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世事的变化如履破鞋;眼中的风景随着官职的更迭,犹如流转的河流般不停更换。
对于如今的局势来说,我应该将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奉献给朝廷,需要去台阁上献上自己的建议和策略。而庙堂之上也正需要我的协助和参与。
九江的太守是一位仁慈而有政治智慧的官员,他施行了很多有益于民生的政策。我相信你此去将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吏师。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送冯远猷使君(其二)》。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冯远猷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江上当年忆语离,相逢虽健鬓如丝。”描绘了与友人在江边分别的情景,虽然岁月已逝,两鬓斑白,但相聚之时依然精神饱满。这里通过对比“当年”与“如今”的景象,既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不变。颔联“心知涉世著几屐,眼见承流换两麾。”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经历与成就的感慨。友人历经世事,足迹遍布,如同穿破了几双鞋;而官职的更迭,犹如水流不息,见证了他从一麾到两麾的变化。这两句既是对友人人生旅程的赞叹,也是对其不断进步、适应变化能力的认可。颈联“台阁异时须献纳,庙堂今日要招携。”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期待与祝福。诗人希望友人在不同的职位上都能有所贡献,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都能得到重用。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对未来成就的期许。尾联“九江太守多仁政,此去知公得吏师。”以九江太守为例,赞扬友人若能前往九江任职,定能施行仁政,造福一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助手或导师的期望,预祝友人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成功。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能力的肯定。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