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华
老
人
分
老
潘
点
漆
墨
十
月
二
十
三
日
久
雨
新
霁
弄
笔
北
窗
戏
作
此
语
华
严
经
云
须
弥
山
笔
大
海
聚
墨
不
能
书
写
一
字
法
门
老
来
窗
几
漫
尘
埃
,
谁
与
潘
郎
点
漆
煤
。
一
字
法
门
书
不
得
,
又
撩
风
月
作
诗
媒
。
怀旧
书法艺术
雨后情景
时间感悟
意创作
季节感怀
情感抒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文人,在窗前悠闲地挥毫泼墨的情景。诗人以“金华老人”自喻,形象地展现了自己在岁月沉淀后的宁静与淡泊。诗中提到的“潘郎点漆煤”,可能是指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以点漆为墨,寓意着诗人对古代文人雅趣的追慕。“一字法门书不得”一句,既表达了书法艺术的高深莫测,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字表达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这里的“一字法门”可能指的是书法中的某种独特技法或境界,难以言传,只能意会。“又撩风月作诗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仿佛在与自然界的风月进行对话,激发灵感,成为诗歌创作的媒介。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