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
田园
隐逸
随寓成居的句

译文

避难之地变成了真正的隐居之处,依靠山势建造了一座草庐。
我的身躯没有固定的居所,随处安顿就成为了我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尘嚣,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中“避地成真隐,依山结草庐”两句,生动展现了诗人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远离世俗纷扰,选择在山间搭建草庐,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接着,“此身无籍在,随寓即成居”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身份地位的淡漠,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随遇而安。他认为自己的身体与身份无关紧要,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合适的住所,就能安心居住。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身份地位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