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夕
述
哀
四
首
(
其
二
)
别
离
今
几
何
,
墓
树
亦
已
青
。
徒
褰
素
帷
泣
,
奈
此
玄
室
扃
。
古
城
积
阴
雪
,
虚
牖
临
寒
星
。
岁
暮
兴
慨
念
,
愁
立
空
屏
营
。
悼亡
写景抒情
秋节词
节令词
冬
离别
译文
离别至今已有多久,墓地的树木也已青翠。
空自掀起白色的帷帐哭泣,却无法打开这黑色的房间。
古城中积满了阴雪,空旷的窗户对着寒冷的星星。
到了岁末,我满怀感慨地思念着,独自愁苦地站立着,心中茫然无所适从。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除夕述哀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别离之痛。首句“别离今几何”,直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与亲人的永诀。接着,“墓树亦已青”暗示了时间的无情,连墓地的树木都已生长,而人却无法复生。“徒褰素帷泣”描绘了诗人独自哭泣的场景,"素帷"象征着亡者的灵位或居室,表达出对亡者的无尽思念。“奈此玄室扃”进一步强调了与亡者阴阳两隔的无奈,"玄室"指墓穴,"扃"则形容门紧闭,难以再见。“古城积阴雪,虚牖临寒星”通过寒冬景象,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诗人面对冷寂的窗户,遥望星空,倍感孤寂和哀伤。“岁暮兴慨念”点明了时令,岁末之际,更添悲凉情绪。“愁立空屏营”则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站立无措、内心充满愁绪的状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悼念和生活中的孤寂哀思。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宋·王诜
才子阴风度远关。清愁曾向画图看。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新路陌,旧江干。崎岖谁叹客程难。临风更听昭华笛,簌簌梅花满地残。
水龙吟·挽檗子
清·陈匪石
野云冉冉孤飞,隔花暗引春星坠。诗愁怎遣,斜晖半敛,玉觞微醉。载梦横塘,听秋松浦,赋情多丽。奈重阳渐近,商飙骤紧,邻家笛,声凄异。休道文章信美。祗天涯、羁魂归未。桂堂昨夜,.....
杂诗三首(其一)
明·许国佐
一人为一体,鼓吹生乱离。一体如一人,唾余何可为。乐府古所推,不多汉魏时。我爱子夜曲,情深反似痴。悠悠者江澜,楚楚者江湄。江城鸣画角,亦带夔门悲。洞庭苦积沙,岳阳笛声疲。我.....
伤美人诗
南北朝·萧纲
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翠带留馀结,苔阶没故基。图形更非是,梦见反成疑。熏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
王蘖谷中丞以诗悯余南迁守冻时王亦缘事南迁次韵奉答
明·黄宗明
芧屋行归葺短垣,沧江无慕大鲸翻。谁甘清世同鱼服,自愧微班隔兽樽。鼓枻已知违帝里,缄书应许到家门。几年来往风波险,畏见黄河浊水奔。
次楚山见寄
宋·萧立之
穿青度密且衡门,剪纸谁招客子魂。少不若人伤老大,死无容力为乾坤。一枰孰与危机活,千古难磨此道存。前有长蛇后猛虎,少陵只合老羌村。
容圭挽诗三首(其二)
明·陈献章
四雏一母乳,衎衎东山岑。二雏羽翼长,一去无遗音。母哀二雏小,中夜哀莫任。感此骨肉别,悄然伤我心。萧萧暮色起,脉脉春江深。百年会有尽,泪下雍门琴。
杂诗十一首(其五)
明·黎景义
寒食烟火冷,揽衣陟山丘。宿草吐新颖,阴云凝暮愁。遥瞩千万里,白杨悲飕飂。眷兹坟土中,岂无公与侯。春花递开落,百载乌能留。桓山斲石椁,首阳埋一抔。高人有达观,愚夫徒妄谋。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