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天写景
赏花
酒会抒情
动物
佳节赞美

译文

坐看芳菲晚,无人到野中:坐在那里看着花草渐渐凋谢,却无人来到这野外之地。
相邀一尊酒,来对百花丛:我们相约着一同饮酒,来到百花盛开的地方。
翡翠鸣春日,游丝堕碧空:春日里翡翠般的鸟儿鸣叫着,轻飘飘的游丝从碧空中落下。
谁知艳阳节,烂醉与君同:又有谁知道这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与你一同烂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喜刘朝信过饮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光将逝的惋惜之情,以及与友人刘朝信在野外共赏百花、畅饮美酒的欢乐。"坐惜芳菲晚"描绘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的场景,"何人到野中"则写出朋友来访的惊喜。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相邀一尊酒,来对百花丛"展现了他们共享美景、对酌的惬意,"翡翠鸣春日,游丝堕碧空"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谁知艳阳节,烂醉与君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沉醉于春光中的忘我之态,流露出深厚的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春日饮酒赏花诗。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