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月
一
日
二
首
(
其
一
)
今
日
孟
冬
朔
,
轻
烟
澹
晓
暾
。
北
风
飘
一
雁
,
寒
气
入
千
门
。
消
息
断
行
客
,
关
河
迷
故
园
。
浮
生
元
不
定
,
俯
仰
任
乾
坤
。
写景
节气和冬景
情感和思乡
自然和天气
译文
今日是孟冬的朔日,清晨的烟雾淡薄,阳光温暖。
北风中飘荡着一只孤雁,寒冷的空气侵入千家万户。
远方的消息已经中断,与亲朋好友的联系已无,关塞河疆也迷蒙了故园的踪迹。
浮生飘渺不定,俯仰之间任由天地乾坤运转。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十月一日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初冬时节的景象,"今日孟冬朔"点明了时令,孟冬即农历十月,朔日指月初。"轻烟澹晓暾"写出了清晨淡淡的炊烟和微弱的阳光,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北风飘一雁"通过一只孤雁的形象,寓言了游子的离愁,"寒气入千门"则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寒冷,以及家家户户感受到的那份深深的寒意。"消息断行客,关河迷故园"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关切,以及他们因路途遥远而与家乡音讯断绝的无奈。最后两句"浮生元不定,俯仰任乾坤",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即使在这样的季节变迁中,也只能随遇而安,听凭天地间的自然法则。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怀之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临海道中书怀(其一)
宋·孙应时
六月呼清风,凉气隔纤纻。玄冬映窗隙,重茧不能御。天时迭乘除,人事多龃龉。怆焉感余怀,百年几寒暑。
次韵感怀清明并自述(其一)
明·张以宁
雪落西楼虎满村,鬓髭变白赤心存。徙薪肯信当时策,负米徒伤此日魂。啼老杜鹃山月苦,归迟辽鹤海云昏。早知只学东方朔,避世长依金马门。
望梅花·岭南至日,梅花盛开
清·董元恺
何事粤东无雪。万树垂垂先白。一线初添疏影夕。零乱冷烟残月。瘐岭经年驿使隔。谁寄江南消息。
腊尽雨雪检东坡书北堂壁诗次韵二首(其一)
明·钱士升
烟树迷离数点鸦,劳人草草上征车。贳来茆店三杯酒,湿却貂裘两袖花。冷落新亭惟有泪,飘零东海已无家。不知缟素空山里,留得冬青树几叉。
冬至次韵张宣抚二首(其二)
元·杨载
瀛海无消息,冥冥鸟道长。已惊双鬓短,更待两瞳方。落日依平嶂,洪河入大荒。忧来那可得,挥泪欲沾裳。
己酉冬夜泊海珠寺书怀时有出守之报计当投劾故稍及之(其三)
明·张萱
篝灯襆被宿招提,莫向风尘问路岐。去国尚留三尺铁,回头竟是一枰棋。深宵露洗尊前月,未晓钟催枕上诗。最喜投閒身尚健,肯将清恨赋江蓠。
写村舍壁
宋·张镃
路转溪隅草色苍,烟霏云屋带渔乡。鸡头叶老陂塘暗,狗脊花繁篱落香。景物向人须品藻,太平无地不耕桑。何时秋入丰年社,持蟹来听压酒床。
次韵李似宗见示小圃之作二首(其一)
宋·李纲
山林自与性相宜,卜筑何须物物奇。旋剪荆榛开小径,自移松菊趁佳时。云生北岭难持寄,月出东山有所思。岁晚庞翁更多病,携家真赴鹿门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