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张
仲
修
再
过
刘
子
刘
家
好
兄
弟
,
邻
近
苑
西
楼
。
数
有
花
辰
会
,
兼
成
月
夜
游
。
留
徐
还
下
榻
,
访
戴
不
回
舟
。
况
接
张
公
子
,
诗
轻
万
户
侯
。
写景抒情
友谊
赞颂友情
节日
夏天
抒情写景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同张仲修再过刘子》描绘了刘家兄弟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文人雅集的场景。诗中提到他们常在苑西楼附近相聚,无论是花开的良辰还是月明之夜,都有诗酒之会。刘家兄弟热情好客,曾邀请朋友徐某留宿,并且乐于拜访戴姓友人,即使这意味着延迟归程。诗人特别强调了与张公子的交往,暗示诗歌对于他们来说比世俗的高位更有价值。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文人士大夫之间以诗会友、崇尚风雅的生活态度。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