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其
七
)
石
溪
鸥
伴
荻
花
冷
淡
清
溪
畔
。
一
痕
晴
雪
苍
烟
晚
。
浅
石
枕
中
流
。
盟
鸥
矶
水
头
。
菱
歌
何
处
起
。
知
在
芦
丛
里
。
波
涽
半
江
蓝
。
纤
云
弄
远
天
。
写景
山水
写水
怀古
抒情
夏景
秋天
景物拟人化
译文
荻花在清溪边显得清冷而淡雅。晴日下的雪痕映衬在苍茫的晚烟中。浅浅的石头似乎枕在了溪流的中央。
与鸥鸟结盟的水边。不知道菱歌从何处响起,但应该是在芦丛之中。
江水波涛汹涌,呈现出半江蓝的景象。纤细的云朵在远天上飘动。
赏析
这首清代词人李佩金的《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秋日溪边画面。"荻花冷淡清溪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溪边荻花稀疏,秋意浓厚的景象,"一痕晴雪苍烟晚"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洒在如同晴雪般的水面,与苍茫的烟雾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迷的氛围。"浅石枕中流",写溪水潺潺流过浅滩上的石头,仿佛是大自然的琴弦,轻轻弹奏着宁静的旋律。"盟鸥矶水头",鸥鸟在水边的礁石上栖息,似乎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盟,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远处传来女子采菱的歌声,那歌声轻盈地飘荡在芦苇丛中,更显环境的幽静和生活的质朴。最后两句"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描绘的是水面泛起微微涟漪,一半江水深蓝如镜,天空中的轻云悠然变幻,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和空灵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溪边的自然景色,融入了人与鸥鸟、劳动人民的生活元素,展现了清秋时节的恬静与诗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