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
川
十
咏
(
其
六
)
雁
塔
湾
头
古
塔
倚
晴
湾
,
行
人
指
点
间
。
雁
来
秋
水
阔
,
僧
去
白
云
閒
。
望
远
孤
峰
碧
,
凭
高
落
照
殷
。
几
回
看
不
尽
,
江
上
钓
歌
还
。
写景
山水
秋天
地点
抒情
望远
咏物
大雁
落日
赞美
江河
译文
古老的宝塔倚立在那晴朗的海湾旁,路过的行人都被其吸引并纷纷指点着它。
秋天到来,水面变得宽广,大雁飞来;僧人离去,只留下悠闲的白云。
远望孤峰一片碧绿,登上高处可以看见夕阳下的景象特别殷红。
几次望去,总觉得景色美不胜收,耳边还伴随着江上传来悠扬的垂钓之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雁塔湾头的宁静与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首联“古塔倚晴湾,行人指点间”,开篇即以古塔与晴湾相映成趣的场景引入,古塔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吸引着行人的目光,引发他们的好奇与赞叹。颔联“雁来秋水阔,僧去白云閒”,转而描绘了雁群南飞的壮观景象和僧人离去后山间的宁静。秋水浩渺,雁阵南翔,展现出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僧人离去后,云朵悠闲自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颈联“望远孤峰碧,凭高落照殷”,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站在高处,远眺碧绿的孤峰,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尾联“几回看不尽,江上钓歌还”,以悠扬的江上渔歌唱和,呼应前文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深深留恋和不舍。几个回合的凝视仍觉意犹未尽,仿佛那悠扬的歌声永远回荡在心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雁塔湾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周鼎
44首
一名铸,字九鼎。博览群书。正统中参赞军务金濂辟为幕僚,从至福建。旋授沭阳典史,为王竑所恶,罢官归。遨游三吴,卖文为生。与修《杭州府志》。有《桐村集》、《疑舫集》、《土苴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