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写鸟
夏天
抒情加写景
自然意象

译文

趁着闲暇时光远行,远离尘世的喧嚣纷扰。
眺望山峰间云雾缭绕,敞开衣襟享受夏日葱郁的林木。
乡野之人怜爱与鸟儿亲近,离家的游子喜爱芬芳的香草。
卧于竹席上,身旁是低垂的细竹,湍急的流水注满了整个园林。
在林间悠然自得的心境中,弹琴饮酒,静坐间忘却了言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篇“超遥乘暇景,洒散绝浮喧”两句,通过对远处风光的描述和对喧嚣尘世的摒弃,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的愿望。接着,“写望峰云出,开襟夏木繁”一联,以形象鲜明的笔触描绘出了山峰间云雾缭绕、树木茂密的生动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野人怜狎鸟,游子爱芳荪”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和谐相处的情形,以及旅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这里的“野人”指的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简朴民众,而“游子”则是远行的旅者,通过他们的喜爱,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珍视。“卧筱低临席,惊流注满园”一联,继续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水声和花草之间的交响。诗人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身边是溪水潺潺的声音,而花草则繁茂至极,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然林下意,琴酌坐忘言”两句,通过诗人沉浸于林间的意境和对琴音的欣赏,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给予心灵的慰藉与宁静。这里的“□然”是指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而“琴酌坐忘言”,则表达了音乐的美妙能使人忘却一切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之美好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怀和深厚的人文情感。

元希声

9首
隋兵部尚书岩曾孙,三岁便善草隶书,客有闻而谬之者,援豪立就,动有楷则,当时目曰神童。举进士,徵拜司礼博士,擢吏部侍郎。卒年四十六。《文苑英华、唐书宰相世系表》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