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冬
溪
阁
别
张
幼
于
即
见
雕
栏
外
,
丝
丝
柳
拂
头
。
水
平
桃
叶
渡
,
花
碍
木
兰
舟
。
定
拟
寻
春
至
,
仍
须
下
榻
留
。
只
怜
君
去
日
,
雪
洒
翠
云
裘
。
写景
离别
柳树
译文
远远地看到雕花的栏杆外面,丝丝垂柳轻轻拂过行人的头顶。
水平如镜的河面上有桃叶渡口,岸边繁花阻挡了前行的木兰舟。
原本打算来此寻春,却发现春色难留,只能放下身段留在这里。
只是可惜你离开的那天,雪花洒落在你的翠云裘上。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陈芹的《季冬溪阁别张幼于》描绘了冬季告别友人的场景。首句“即见雕栏外,丝丝柳拂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即使在寒冬,柳树仍有生命力,轻轻摇曳,似乎在为离别增添一丝依依不舍的情绪。接着,“水平桃叶渡,花碍木兰舟”通过“水平”和“花碍”两个意象,展现出冬季水面平静如镜,桃花虽已凋零,却依然阻挠着木兰舟的前行,寓言了友人离去的艰难与诗人内心的挽留。“定拟寻春至,仍须下榻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希望春天能带来相聚的机会,暗示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挂念和挽留之意。最后一句“只怜君去日,雪洒翠云裘”,以“雪洒翠云裘”形象地描绘了送别的凄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时独自承受风雪的关切,以及对别后生活的深深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既展现了冬季的景色,又寓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