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竿
写景
春天
山水
抒情
赞美
怀古
情感
友情
送别
山水田园

译文

二月里姑苏城,繁花盛开压城楼。
车骑往来相互娱乐,鼓声和吹奏的音乐声相互交错。
在玉山轩中享受乐趣,周围是绿竹的美丽和修长。
淡然的君子之间的交往,如同戛击玉球一样和谐。
风回雨停光色混乱,阳光照射下云彩在浮动。
这景象使得尘世的烦恼消失,反而与野性相投。
当今时代有像顾辟疆和王子猷这样的人。
抚摸着胸口相信天下将合为一体,放下书卷选择暂时停留。
砍伐竹竿损害了渔夫的本性,接上竹筒悲伤水流之下的命运。
仰望清净的景象,俯视则感到秋天的筋骨都为之惭愧。
低贱的涧间雀,在暮色中隐约发出啾啾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二月的春景,以及在君子亭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雅致。开篇“二月姑苏城,繁花压城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苏州城的繁华景象,花朵盛开,仿佛将整个城市都覆盖了。接着,“车骑相娱乐,鼓吹间歌讴”描绘了人们在这样的美景中欢聚一堂,享受着音乐与欢笑的场景。“玉山轩中意,绿竹美且修”转而描写君子亭内的环境,玉山轩内,绿竹环绕,不仅景色宜人,更寓意着君子之风的高洁与优雅。“澹然君子交,戛击应鸣球”则进一步点明了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所在,更是君子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场所,通过轻敲乐器,彼此心灵共鸣。“风回雨光乱,日薄云气浮”描绘了天气的变化,风起云涌,雨光闪烁,日落时分,云层浮动,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顿令尘缘息,竟与野性投”表达了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远离了世俗的烦恼,与自然和谐共处。“当今顾辟疆,伊人王子猷”引用历史典故,将自己与古代的文人雅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抚膺谅云合,散帙保迟留”则是诗人对当前时光的珍惜,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久停留,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伐竿损渔性,接筒悲下流”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破坏自然和谐行为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可能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仰止清净观,俯惭筋骨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之道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最后,“卑哉涧间雀,暮色隐啾啾”以涧间的小鸟自比,表达了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决心,即使身处低谷,也要保持内心的光明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州春日美景的描绘,以及在君子亭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友情、人格修养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