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殿
送别
赞美
写景
抒情
怀古
地点

译文

中丞的进献和建议得到了怎样的评价,朝中重臣的丝纶之宠无人能及。
槐树阁楼与石阶相连,杏园里春意满园,曲江水波荡漾。
阴暗的雨中,深锁着青琐的门户,每一颗星辰都湿润了绛色的天河。
花朵环绕着宫殿,离漏刻(古代计时工具)很近,而柳条拂过门户,黄莺在窗外鸣叫。
中官们送酒用的是青丝络成的酒器,上苑里骑马的人用的是白玉装饰的马鞍。
不仅仅是内心想要报效国家,更需要皇帝和百官们共同唱和。
太常寺的礼乐与官员们相互询问,阁老才华出众,名声远扬。
整个国家都在此时满怀期待,回想起公卿大臣们在哪里最显露身手。
鳌峰上巨大的石头犹如蓬莱岛上的景物,香殿里微风拂过御罗。
延祐时期得到了贤才共事,而我这个野人只能在林间白首终老。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吴克恭所作的《送张中丞之官翰林》。诗中描绘了对即将赴任翰林院的张中丞的深情送别与赞美之情。首联“中丞献纳道如何,内相丝纶宠莫过。”以设问开篇,表达了对张中丞献策纳谏之道的关切,以及对其受到内相赏识宠爱的高度评价。接着,“槐阁地联文石陛,杏园春满曲江波。”通过槐阁、文石陛、杏园、曲江波等意象,展现了张中丞任职环境的高雅与美好,同时也暗示其才华横溢,春风得意。颔联“阴阴雨露深青琐,个个星辰湿绛河。”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雨露星辰赋予情感,形象地描绘了张中丞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其受到的尊崇与关注。颈联“花蕊隔箫宫漏近,柳条当户晓莺多。”进一步渲染了张中丞任职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同时也暗含其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之意。尾联“中官送酒青丝络,上苑乘骢白玉珂。”描绘了张中丞赴任时的盛况,中官以美酒相赠,上苑乘马,彰显其身份尊贵与荣光。最后,“岂独寸心图补报,要须元首及赓歌。”表达了诗人对张中丞不仅心怀感激,更期待其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延续君主的赞颂之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中丞赴任情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谊,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