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季节
夏天
抒情
佳节
宴赏

译文

今年是闰月,夏天似乎又延长了春光。
在城郊的楼下,晚间风光无限美好,人们宴赏归来。
九歌传唱着重要的政事,六舞散去后,官员们脱下朝服。
天时与人事相合,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会有什么事违逆天意。
在礼乐中展现出深厚的情意,感受细微之处带来的情感触动。
这是与平时不同的赏乐时刻,之前下过一场大雨,此刻天空放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盛世宴会的诗作。开篇“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两句,通过闰月(即润年,历书上没有的第十三个月)的概念,表达了时间的丰富和季节的美好,设定了一种祥和喜悦的氛围。“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则描绘出宴会结束时的景象,人们在高楼之下享受着晚风中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地点可能是在城墙附近的高台或建筑上。“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两句表明了宴会上的华丽场面。九歌和六舞都是古代宫廷宴会上的重要节目,它们不仅是对音乐、舞蹈艺术的颂扬,也象征着国家政治清明和文化繁荣。接下来的“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则更深入地描绘了一种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境界。这两句通过对比天气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传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秩序井然、民心所向的赞美。“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表达了宴会中的礼节之隆重以及人们在享受音乐时的情感交流。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一场场面宏大而情感丰富的盛宴。最后,“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则转换了景象,从高楼宴会到个人独自在阳台上的体验,前一个十日内的夜晚还下过雨,这里的“别赏”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先前宴会的回味和新的感受。通过暮雨飞的意象,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或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丝留恋。整首诗语言优雅,意境宽广,是对盛世宴会文化的生动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和谐社会与个人情感体验的深刻洞察。

李隆基

74首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