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氏
节
孝
卷
金
陵
吕
氏
家
本
吴
,
少
膺
姆
教
如
罗
敷
。
伊
昔
笄
年
美
且
姝
,
嫁
得
良
人
君
子
徒
。
双
飞
婉
转
鸾
凤
雏
,
胡
期
一
朝
镜
影
孤
。
怀
中
弱
婴
声
呱
呱
,
高
堂
况
有
白
发
姑
。
昨
者
与
君
为
欢
娱
,
何
忍
背
弃
如
路
途
。
矢
心
清
白
永
不
渝
,
寸
扃
皎
若
秋
霜
俱
。
朝
课
儿
书
夜
䌟
纑
,
膏
沐
不
御
泪
眼
枯
。
天
胡
不
吊
姑
且
痡
,
吁
天
求
代
频
号
呼
。
天
愈
姑
病
不
负
吾
,
而
今
春
秋
雪
满
颅
。
天
书
褒
异
下
清
都
,
节
孝
大
扁
题
门
闾
。
我
愧
为
儒
七
尺
躯
,
行
年
四
十
百
行
无
。
闻
母
高
谊
敦
薄
夫
,
为
作
歌
诗
付
董
狐
。
母爱
悼亡
赞颂
抒情
节令
节孝
赏析
这首明代童轩的《吕氏节孝卷》是一首赞美吕氏家族女性的诗歌,通过叙述吕氏少女的成长和孝行,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坚贞的节操。诗中以罗敷为比,描绘了吕氏年轻时的美丽和贤淑,嫁得君子后夫妻恩爱,如同鸾凤和鸣。然而,当她面临家庭变故,怀抱嗷嗷待哺的婴儿,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她的孝心和坚韧令人感动。诗人通过“矢心清白永不渝”表达吕氏对孝道的坚守,即使生活艰难,如泣如诉,她仍坚持教育子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仪容。“天胡不吊姑且痡”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但最终“天书褒异下清都”,她的孝行得到了上天的认可,门闾上挂上了表彰节孝的大扁。诗人自谦身为儒家,虽年过四十却未能达到吕氏的美德标准,深感惭愧。他以董狐之笔,记录下吕氏的高洁情操,以此激励世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孝道的推崇和敬仰。
猜您喜欢
刘文成公祠
清·周龙藻
自昔生名世,经纶草昧长。真人起鱼服,志士应鹰扬。厄运纷蒙古,先声振建康。天心悬去就,人事决兴亡。尚忆参戎略,方期靖寇攘。为言偏龃龉,戮力竟披猖。乍叹宜孙败,兼悲察罕戕。鲸.....
鼙舞歌五首(其二)灵芝篇
魏晋·曹植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
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魏晋·王粲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殷忧是婴。咨于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离,四国分争。祸难斯逼,.....
母忌
宋·许棐
一别音容岁几更,纸灰飞尽泪犹倾。最怜春雨相将足,绵上有田谁共耕。
读于忠悯杨椒山两公行录不觉拍案
明·张家玉
前有于兮后有杨,须眉男子两堂堂。全忠自古难全孝,何况家亡与国亡。
儒隐林君挽辞
明·林大春
嗟君高义薄层丘,一诺能轻万户侯。锦里家声推甲第,朱门客散几春秋。老来犹记雕虫句,梦去应随化蝶游。今日登堂馀一哭,四山风雨暗沧洲。
嘉祐大行皇帝挽诗十首(其一)
宋·刘攽
七月期先远,三泉异卜征。悲忧同轨事,遏密兆人情。晚出苍龙驾,真游白玉京。称天腾茂实,厚德始能名。
苦寒
宋·刘攽
不敢怨云雾,不敢悲雪霜。此是上帝令,所以诛愆阳。不见李与桃,前日胡为芳。不见蚊与穥,往日胡为翔。反时固为妖,徼倖真不祥。但令冷气除,岂敢虞冻僵。吾道不终穷,君看松与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