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咏物
写鸟
政论

译文

丰收与歉收的情况总是难以相同,事物的规律和人情世故也难以完全理解。
只有勤奋努力地治理政务的意志,无论在边塞还是皇宫之中都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阅本口占》。乾隆作为一位多产的诗人,其作品往往蕴含深意。在这首诗中,他探讨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平衡与不均衡现象,以及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勤奋治理国家的决心。“此丰彼歉总难同”,开篇即揭示了自然界中丰饶与匮乏并存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暗喻了社会生活中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界与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两者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物理人情岂易穷”,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法则与人性理解的深刻思考。这里的“物理”指的是自然规律,“人情”则指人类的情感和社会行为。这句话暗示了探索自然与人类行为的本质并非易事,体现了诗人对于复杂世界现象的洞察力。“只有孜孜勤政意,无分塞外与宫中”,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勤勉治国的坚定信念。不论是在边疆(塞外)还是在宫廷之中,都应秉持着为国为民服务的初心,展现出一种超越地域界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作为君主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与决心。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治国理念,鼓励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不懈的努力与奉献精神。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挽朱方增联
清·彭邦畴
上苍有灵,遗腹定应昌厥后;大黄为厉,回头始悔自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