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山水
哲理
地点
碧照亭
上下关系

译文

柱子虽多却不及一片笏板宽,高耸的山峰仿佛要飞向天边。
天池清澈见底,古镜仿佛轩辕黄帝所遗留。
荇藻在水中缓缓漂浮,松竹的影子映照在里其中。
东坡的张怀民虽然各自有名,但他们的志趣或许有些相似。
翠绿的萝蔓被倚作屏风,碧绿的水面仿佛是一面镜子。
上下景物倒映水中显得格外清晰,我乘着空荡的小舟泛游其中。
心境澄明后消除了各种忧虑,唯有虚心才能容纳无穷的妙道。
这种意境自古至今都存在,只有心静的人才能从中得到启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碧照亭”的建筑及其周边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景象。首先,“六柱无十笏,崥崹上若鶱”,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碧照亭的高耸,仿佛直插云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其雄伟壮观的姿态。接着,“天池临澈底,古镜是轩辕”,将碧照亭比作古代的宝镜,映照着清澈见底的天池,寓意其如同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荇藻梳演漾,松竹影在里”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水中的荇菜和藻类比作梳子,轻轻梳理着水面的波纹,而松竹的倒影则在水中摇曳生姿,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东坡张怀民,未免溷彼此”一句,巧妙地引用了苏轼和张怀民的故事,表达了即使在如此宁静美好的环境中,也难免会有世俗杂念的干扰,引人深思。“翠萝倚作屏,渌水开为鉴”中,“翠萝”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渌水”则代表了清澈与纯净,两者结合,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清雅脱俗的画面。“上下映带清,著我虚舟泛”描绘了碧照亭周围环境的清幽,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世界,诗人乘坐着空灵的舟船,在这清新的世界中自由漂浮,体验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既澄息诸虑,惟虚含众妙”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美景,达到了心灵的净化,领悟到了宇宙间的奥秘与和谐。“此意自古今,静者閒来照”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无论古今,只有静心之人方能洞察万物之妙,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碧照亭及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