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写景
忧民
记事
秋天
歌颂
民意

译文

春天巡省民情时想着回报君王的恩德,因为灾情而暂停了原本打算的南巡行程。
减免税收、拨发赈粮以赈济困厄中的沟壑之地,尽管(我)因事务繁忙而日以继夜地操劳,但仍不忘贫苦的百姓。
庆幸今年秋天五谷丰收,歌颂湖泽之国(或指某地)的恩泽,希望看到百姓元气恢复,邻里和睦。
我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是为了一己私利,希望能以此博得您的欢心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再南巡》。乾隆皇帝在诗中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与关怀,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首句“春省思酬望幸民”,描绘了春天时节,皇帝考虑到百姓的期待与需求,决定南巡以示关怀。接着,“因灾还命罢南巡”则说明了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皇帝审慎权衡,为了不干扰救灾工作,毅然取消了南巡计划。“蠲租赈米苏沟壑,旰食宵衣廑苦辛”两句,展现了皇帝在灾情发生后,采取减免赋税、发放救济粮等措施,以减轻民众负担,体现了他勤勉治国、体恤民情的形象。“庆值稔秋歌泽国,欲观元气复比邻”则表达了在丰收之年,皇帝希望国家元气恢复,邻里和谐,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最后,“为行为止无非事,冀博慈颜动喜频”表明了皇帝行事皆出于公心,希望自己的作为能获得百姓的欢心和皇帝的满意,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治理、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其作为君主的仁德与智慧。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