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朝
放
歌
花
朝
率
以
度
北
地
,
十
年
九
不
逢
花
开
。
因
缘
今
岁
幸
江
国
,
春
寒
却
虑
含
苞
胎
。
迩
日
维
扬
转
淑
气
,
山
?
水
仙
将
野
梅
。
吐
芳
缋
艳
各
殊
致
,
似
报
今
日
花
朝
来
。
登
舟
解
缆
顺
流
下
,
塔
湾
早
到
才
已
牌
。
沉
檀
为
气
锦
为
谷
,
对
以
无
欲
胥
清
陪
。
鼓
催
诗
迫
两
弗
藉
,
地
灵
权
巧
为
安
排
。
花
露
磨
墨
写
花
韵
,
前
巡
节
物
依
然
佳
。
写景
春天
花
节日
花朝节
抒情
赞美
写花韵
写山写水
译文
恰好赶上花朝节我却在北方,十年中九次都没有赶上花开。
今年因缘巧合来到了江国,春寒中我却担忧花苞待放。
近来扬州地区天气逐渐回暖,山里湖边的水仙与野梅开始盛开。
吐露着芳菲、绚丽艳丽,各有各的独特魅力,似乎都在庆祝今日的花朝节到来。
我登上小舟顺流而下,解开缆绳出发,到达了写着“才牌”的塔湾。
沉静的香气如同香料般浓郁,色彩斑斓如锦绣般美丽,对视这美景无欲无求,只愿心清如水陪伴左右。
鼓声催得诗歌迫促写了两首诗,地域的神灵灵巧地为我们做了安排。
用花露磨墨写下这花韵般的诗句,以前的节物仍然美好如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花朝节的期待与欣喜之情,以及在花朝节当天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首先,诗的开头“花朝率以度北地,十年九不逢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花朝节的渴望,以及过去几年未能如愿的遗憾。接着,“因缘今岁幸江国,春寒却虑含苞胎”则表达了今年花朝节得以在江南地区庆祝的喜悦,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花朵含苞待放的景象表示担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迩日维扬转淑气,山?水仙将野梅”描述了维扬地区开始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山间的水仙与野梅竞相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吐芳缋艳各殊致,似报今日花朝来”通过描绘花朵的色彩与形态各异,暗示着花朝节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登舟解缆顺流下,塔湾早到才已牌”描述了诗人乘船前往庆祝花朝节的情景,通过时间的记录(“才已牌”)表现出旅途的顺利与愉悦。随后,“沉檀为气锦为谷,对以无欲胥清陪”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着沉香与檀香的香气,仿佛置身于锦绣般的山谷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心境宁静。“鼓催诗迫两弗藉,地灵权巧为安排”表达了诗人被美景激发的创作欲望,即使面对时间紧迫,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仿佛大地赋予了他灵感与智慧。最后,“花露磨墨写花韵,前巡节物依然佳”则以花露磨墨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用文字记录下花朝节的美好瞬间,同时强调了节日中各种美好事物依旧令人赞叹不已。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花朝节当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醉桃源·赵恭善生朝
元·王丹桂
前期三日是蕤宾。芝輧别紫宸。祥烟瑞霭结氤氲。同资诞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邻。人间短景不堪陈。壶天别有春。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