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励志
哲理解读
人物
学术学习
钦佩赞颂

译文

洛阳城中有一位隐士,被征召来到宫殿的庭院中。
他的胡须和头发已经变得斑白,与角里生(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老人)很相似。
他的话语简练实用,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尊敬,并被记述在书籍里供大家欣赏。
他谈论儒家经典时讲述礼乐,讨论道家思想时谈论蓬莱瀛洲等仙境。
他的言论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使他无愧于学识和品行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朝廷征召的隐士,他的外貌和精神状态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范。诗人通过“皤然”一词,形象地描述了这位老者的须发斑白,与“角里生”相呼应,暗示其智慧如同古代的智者一样深邃。接着,诗人赞扬了这位隐士的两句话,认为它们触及了核心要义,值得尊敬并记录在屏风上,以供后人学习。进一步地,诗人将自己比作“迂儒”,表达了对礼乐之道的执着追求,而将对方比作“方士”,似乎在探讨与神秘或超自然力量相关的知识。然而,实际上,诗人更倾向于强调对方言论中的“浅言至理赅”,即简明扼要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不仅体现了对方的学识,也彰显了其人格魅力。最后,诗人对这位隐士的评价是“不愧学行名”,意即他不仅在学问上有建树,在行为上也堪称楷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这位隐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自省。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嘲贺将仕(其二)
宋·华岳
吾身西圛拘犹少,君腹东床坦已多。我欲屠牛穷建节,君从欢燕小登科。
谒武惠鲁公林墓四十韵
元·王恽
金驭成阴朽,山东自古强。限田标镇戍,积愤致抢攘。武惠当年杰,天心霸业匡。云龙时际会,风虎日翱翔。五十连城重,三千战士良。一朝归版籍,遗爱在耕桑。甫定先文治,来威戒伐张。俭.....
呈提刑
元·曹伯启
宪府声名据上游,绣衣骏马出神州。百城唾手分情伪,五听存心访戚休。人物风流文胜锦,襟怀磊落气横秋。从今海内归公论,蓬筚真材少滞留。
为福建监宪恩德卿作
元·李士瞻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相彼宝章,昭回于编。如龙斯升,如凤斯骞。如泰山斯重,如北斗斯悬。泰山维何,岩岩高矣。北斗维何,奎壁交矣。缅彼结绳,心焉忉忉。皖彼科斗,不可以殽。何以似.....
感秋(其十七)
明·林鸿
圣人处忧患,微言在明夷。世人昧独处,悔吝相与期。君看文毛豹,隐雾南山陲。寄言狂驰子,曷用此道推。
十四岁自省
明·欧阳建
义利两歧千里隔,算来原是差毫釐。百千倍力今须尽,十四年前顿觉非。事业光明皆地步,身心修省是男儿。从今识破贤愚路,明道希文好自期。
最高楼·寿松巢次韵
元·吴存
南州士,人品角番川。春动九霞筵。皋比早志青云上,角巾晚傲白云边。喜诸孙,兰洒洒,玉娟娟。笑七十、曲江欢未足。笑七十、金城閒未得。吾一壑、可忘年。金丹九转来云鹤,玉琴三叠和.....
木兰花慢(其二)癸卯生日
宋·刘克庄
病翁将耳顺,牙齿落、鬓毛疏。也惭愧君恩,放还田舍,免诣公车。儿时某丘某水,到如今、老矣可樵渔。宝马华轩无分,蹇驴破帽如初。浮名箕斗竟成虚。磨折总因渠。帝锡余别号,江湖聱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