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秋
诗
用
元
微
之
生
春
诗
韵
(
其
十
三
)
何
处
生
秋
早
,
秋
生
稚
戏
中
。
斗
蛩
争
镇
日
,
引
蝶
闹
团
风
。
草
叶
藏
钩
密
,
萤
光
扑
扇
融
。
呼
群
庭
院
里
,
玉
笋
自
成
丛
。
写景
儿童游戏
草叶
萤光
庭院生活
译文
在哪里最先迎来秋天的脚步呢?原来是儿童们的游戏和笑声中开始感受到了秋意。
他们忙碌一整天玩斗蛩(可能是蟋蟀)的游戏,引来蝴蝶在团风中嬉戏。
草叶下藏着秘密的钩子,他们用萤火虫的光亮照亮周围,扑扇着扇子,让光亮更加融合。
他们呼喊着同伴在庭院里,手中拿着的玉笋(可能是某种玩具)自然地聚集成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儿童游戏时所营造出的初秋景象,充满了童趣与生机。诗人以“何处生秋早”开篇,巧妙地将秋天的来临与孩子们的游戏联系起来,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并不只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孩子们快乐时光的开始。“秋生稚戏中”一句,点明了主题,秋天在孩子们的嬉戏中悄然降临。接下来,“斗蛩争镇日,引蝶闹团风”,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秋日阳光下追逐蟋蟀、吸引蝴蝶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蟋蟀的争斗、蝴蝶的飞舞,都成为了秋天的一部分,增添了季节的活力。“草叶藏钩密,萤光扑扇融”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秋景。孩子们在草丛中玩藏钩游戏,萤火虫的光芒在夜空中闪烁,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呼群庭院里,玉笋自成丛”以庭院中的孩子们为焦点,通过“玉笋”这一形象,既指代了孩子们的纯洁与活力,也象征了他们如同春天的嫩芽,正在茁壮成长。整首诗以“生春诗韵”入题,却巧妙地转换为“生秋”,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更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延续。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初秋时节孩子们游戏的欢乐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生活和成长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睡起
宋·释道璨
青青岸草绿于袍,雨后江流数尺高。庭院日长春睡足,幽兰花底读离骚。
阮郎归(其三)
宋·晁补之
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归不解悲。重来草露湿人衣。无花空绕枝。曾学道,久忘机。一尊甘若饴。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
夏日宿秘书姚监宅
唐·李频
贵宅多嘉树,先秋有好风。情闲离阙下,梦野在山中。露色浮寒瓦,萤光堕暗丛。听吟丽句尽,河汉任西东。
新凉夜坐次彦明二首(其二)
明·顾璘
残暑金风改,中宵白露寒。秋期来朔雁,野服罢齐纨。蛩响喧阴壁,萤光点石栏。荷衰叶更起,留伴蓼花看。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
宋·范成大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宫词(其二十五)
宋·宋白
砌台春暖映垂杨,皇子皇孙戏艳阳。半騃半骄花里闹,真珠线断紫罗囊。
奉陪览秀亭抛堶
宋·梅尧臣
聊为飞砾戏,愈切愈纷如。自是取势阔,非关用意疏。误惊花鸟起,乱破锦苔初。童指拾将秃,多惭贾勇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