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雨
情感
忧民
田园
赞颂
医病
人心

译文

久晴盼望云彩生起,云生之后忧愁消散。
既然阴天盼望下雨,雨下之后忧愁减弱。
忧愁壮盛希望时间长久,在屋檐下自己预测忧愁的程度。
一会儿忧愁千百回转,忧愁起来心如火灼。
谁能解此忧愁之心,只有靠美酒来排解。
雨势迅猛开始入夜,忽然间大雨倾盆而下。
列缺(星名)鞭打河川之后,飞廉(风神)后悔它的狂暴。
大雨如倾盆般解开地面,像从井里倒出一样泻入山谷。
深沉直到第二天早晨,雨水酝酿得更加磅礴。
医病更能洗涤烦恼,人们把美酒当做安心药。
大田因雨水而复苏,我将期待秋天的收获。
担心没有雨的时候焦虑忧虑加剧,下雨充足就会高兴快乐。
但是又怕快乐到了极致会不长久,朝夕都增加忧虑恐惧。
求人指教有所收获更加好,细微的事都被牵扯其中而显得纷繁杂乱。
治理国家期待实实在在的帮助,小补小救多遗漏忽略。
哪里如旋转的力量那样强大,仰赖天地的恩赐。
一场大雨万事和顺,哪里是我能调动的呢?
每年有喜雨的诗篇,足以知道我的德行还不足够。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喜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从期待云生到雨水降临的过程,以及雨水带来的喜悦与忧虑。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现象对人心态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治理国家、促进民生的深切关怀。首句“晴久盻云生”,描绘了长时间晴朗之后,人们开始期盼云彩的出现,表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接着,“生矣愁散却”、“既阴盻雨零”等句,描述了云生至雨落的过程,以及人们心情由期待转为担忧,再到担忧转为喜悦的变化。“势壮冀时长,巡檐自卜度”则体现了人们对雨水持续时间的期望,以及在等待过程中的自我安慰。接下来的“片刻转千虑,忧心信如灼”则展示了等待过程中的焦虑与煎熬。“谁能沃此心,惟赖甘浆酌”表达了内心的渴望得到慰藉,而“飒洒初入夜,沛然忽大作”则描绘了雨水终于来临的喜悦。诗人借雨水的降临,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雨水带来丰收的期待。“列缺鞭川后,飞廉悔其恶”、“倾盆解地甲,倒井泻天壑”等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展现了雨水的威力与慷慨。接下来的“森沈达明旦,酝酿匝磅礴”则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持久影响,以及它对大地的滋养。“医病更涤烦,人予安心药”、“大田一以苏,予将望秋穫”等句,表达了雨水对于解除旱情、促进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以及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不雨愁实亟,雨足得无乐”、“而复恐乐极,朝夕增惕若”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雨水带来的喜悦时,也存在着对可能过度的担忧。这种复杂的心情,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妙心态。“求言靳实益,细故纷纠攉”表达了对治理国家、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视,以及对细节的关注。“图政期实济,小补多遗略”则强调了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以及在追求大目标时可能忽视的小问题。“岂如旋转力,好生仰橐籥”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以及对生命的爱护。“一沛万事和,讵予能调幕”则强调了雨水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能力的有限性。“岁有喜雨诗,足知予德薄”则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雨水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谦虚认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次韵答邻友近况六首(其五)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三间瓦屋数弓园,旋学桑麻又一年。村酒沾唇频得酒,山歌出口即成篇。
雨过
明·陶安
雨过山添色,推窗翠扑衣。秧随新水长,蝶趁落花飞。江近檐头挂,春从客里归。沙乾聊可步,倚杖绿阴肥。
门有车马客行
南北朝·张正见
飞观霞光启,重门平旦开。北阙高箱过,东方连骑来。红尘扬翠毂,赭汗染龙媒。桃花夹径聚,流水傍池回。投鞭聊静电,捐轸暂停雷。非关万里客,自有六奇才。琴和朝雉操,酒泛夜光杯。舞.....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洞庭湖
唐末宋初·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