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月
寒
月
淡
碧
空
,
流
光
冰
窗
纸
。
良
夜
渐
以
长
,
几
席
诚
清
只
。
敲
诗
点
笔
花
,
瀹
茗
浮
梅
蕊
。
行
宫
景
物
幽
,
兰
穗
垂
垂
紫
。
人
语
静
四
邻
,
鹤
鸣
隔
一
水
。
即
事
惬
素
襟
,
忘
言
契
元
旨
。
去
岁
榆
关
路
,
非
彼
亦
非
此
。
写景
抒情
咏物
怀古
节令
寒露
情感
思乡
地点
行宫
译文
寒冷的月光洒在碧蓝的夜空上,照亮了冰冷的窗纸。
美好的夜晚渐渐变长,几案和坐席都显得格外清净。
敲打诗篇,用笔点出花瓣,泡茶时水面浮起梅花的香气。
皇宫的景物十分幽静,兰花穗子垂下呈现出淡淡的紫色。
四周邻居的谈话声很安静,只有鹤的鸣叫声从水边传来。
这样的情景让我心满意足,无需言语也能领会其中的深意。
去年我在榆关的路上,所经历的既非此地也非彼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月之夜的宁静与清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冰窗、长夜、清雅的几席、敲击诗篇的笔墨、浮于茶上的梅蕊,以及行宫中幽静的景致和紫色的兰穗。四周的人声稀疏,远处传来鹤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超脱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满意足,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最后,诗人提到了去年经过榆关时的情景,似乎在对比或反思当前的境遇。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