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典礼
祭祀
怀古
追思
写景
地点
抒情
记事
赞美
纪念

译文

吉日之晨献上吉祥的祭品,希望得到神的保佑和庇护,内心充满期待和虔诚。
宽阔的胸怀如山脉之上的源流一般宽广无垠,希望能永久流传,成为我们后代的传统。
礼数献到三次时,以八个八人的乐舞表达尊敬;细小的春光仿佛有规律地流转,配合着五条弦的琴音,气氛显得更为和谐。
午门前的礼仪庄重,引来更多的人们参与。从这里可以看到家族或民族的伟大精神如今已经在海边的地方得以延续和传承。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孟冬时享太庙礼成纪事》。诗中描绘了在孟冬时节,举行祭祀大典于太庙的情景。开篇“吉朔脩尝进吉蠲”,表达了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神明的虔诚敬意。“假思仰冀意颙然”则展现了祭祀者内心的庄重与期待。接下来,“洋如在上原一脉,勿替引之于万年”两句,寓意祭祀活动的连续性和永恒性,象征着对祖先的纪念和对未来的期许。“三献礼成八佾舞,小春律在五丝弦”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舞蹈与音乐,八佾舞是古代宫廷舞蹈的一种形式,五丝弦则可能指的是乐器演奏,这些都增添了仪式的隆重与艺术氛围。最后,“午门迎送增苏对,祖烈今扬西海边”两句,可能是在描述祭祀仪式的结束,以及对祖先英灵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祭祀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庄重与神圣,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六安万寿宫许真君殿联
清·蔡希邠
百尺拥奔硐,每看气吐丹虹,地底疑通仙井水;一家飞拔宅,为想神游碧汉,天边常起故山云。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