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甘
膏
刚
喜
被
公
田
,
近
觉
骄
阳
势
渐
宣
。
赤
帝
炎
风
毋
乃
过
,
兆
方
好
雨
总
稀
连
。
曾
何
十
日
心
舒
也
,
所
务
三
时
理
固
然
。
少
读
子
车
今
拟
易
,
迄
无
后
乐
祗
忧
先
。
抒情
夏天
忧民
读书
写景
赞美自然
写田地和收成
抒怀心事
记事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热》。诗中表达了对夏日酷热天气的感受和思考。首联“甘膏刚喜被公田,近觉骄阳势渐宣。”描绘了雨水滋润农田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烈日威力逐渐增强。诗人以“甘膏”比喻雨水,形象地表现了雨水对于农田的重要性,而“骄阳”则象征着炎热的夏季。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隐含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颔联“赤帝炎风毋乃过,兆方好雨总稀连。”进一步描述了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指出可能有些过分,同时表达了对雨水不足的担忧。这里,“赤帝”指代太阳,代表炎热;“炎风”则是热风的意思。诗人认为夏季的炎热可能过于强烈,而“好雨”则是指及时的雨水,对于缓解炎热、滋养万物至关重要。然而,诗人却感叹好雨总是稀少连贯,这反映了他对气候变化的忧虑。颈联“曾何十日心舒也,所务三时理固然。”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过长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十日”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强调炎热天气的持久。诗人认为,尽管炎热难耐,但这是自然界规律的一部分,无法改变。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接受。尾联“少读子车今拟易,迄无后乐祗忧先。”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提到自己年轻时读过的关于农业的知识,现在似乎需要重新考虑或调整(“拟易”),因为面对当前的炎热天气和雨水不足的问题,他感到更多的是忧虑而非快乐(“后乐”)。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现实挑战时的忧虑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理解。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一)
清·徐葆光
我生寡行役,敦敦守书案。少长太湖旁,临涯渺无岸。朅来京国游,涉江已三叹。浊流益奔驶,疑向银河乱。今将事澥东,宠命贲冗散。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衔纶出区夏,邮签浩难算。八.....
吴下去冬不寒春不雨人以为病城中火灾相仍自十二月至今凡八九发雍熙佛寺灾势尤甚闾里讹言相惊往往徙货泉载家具日为避火计二月乙巳郡守以承天佛寺慧感神像供府第为佛事禳祷是日雨明日雪丁未又大雪农事有初火怪庶或熄人心稍安作诗记其事
宋·程俱
飞虫满空冬不冰,迎春草木皆夭荣。辘轳续绠楹桷燥,绯衣老人白昼行。城中一日二三发,徼巡司暴徒纵横。化城海藏涌地出,耀眼金碧明青冥。中宵澒洞半天赤,一弹指顷随烟升。重云仙人具.....
酷暑
明·王越
祝融鞭起火龙怒,赤尾摇空扫云雾。海波万丈煎欲乾,五岳查滓碎如蠹。徙薪移突竟无功,烂额焦头肯相顾。封姨忍气莫敢嘘,阿香停车莫敢度。玉皇深拱九霄宫,此患如何犹不悟。昨日我从天.....
江山访道为王古心赋
明·刘泰
悠悠云水送舟车,历遍江山万里馀。东拜孔林瞻圣表,南寻禹穴探神书。柳花扑盖春深后,芦叶侵篷月上初。一笑归来心领会,无穷乐趣有谁如。
和伯兄适庄访立斋
宋·王柏
园林襟带两三家,翁季怡怡意度嘉。时把酒杯倾月影,或烧石鼎煮天花。青编有味毋吾隐,白发无情任汝加。翠竹数竿新映石,岁寒只此是生涯。
岁暮感怀
宋·王禹偁
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内家娇·初夏
明·俞彦
朝来红雨过,房栊静、斜日燕初归。正啼困流莺,病疏浮蚁,昼长人去,璠上双眉。悄心绪,一弯蟾晕小,数叠枕屏欹。山溜渐平,桐阴乍满,稚荷争吐,骄絮还垂。画图春风里。肠断处、种种.....
冬日斋中即事(其二)
明·袁宗道
绳床尽日凭,垒石对崚嶒。愁见叩门客,幽如退院僧。花藏寻伴鸟,风折罥衣藤。检点人间事,疏慵总不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