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咏物
赞美
写景
春花
春景
赞美春天
地点
成都
佳节
清明

赏析

此诗《玉兰花(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玉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句“分来含韵斋中韵”,以“分来”二字开篇,暗示玉兰花从远方而来,带着独特的韵味,仿佛将自然界的芬芳与雅致带入了静谧的斋室之中。这里的“韵”不仅指花香,更包含了玉兰花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诗意氛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文人雅趣的意境。次句“擅得众香国里香”,进一步强调了玉兰花的独特香气,它不仅在斋室内散发芬芳,更是在“众香国”中独占鳌头,展现出其非凡的魅力。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玉兰花的香气比作众香国中的佼佼者,突出了其香气的浓郁与独特。第三句“大邑瓷瓶清供好”,通过描述将玉兰花置于大邑瓷瓶中作为清供,不仅体现了玉兰花的高洁与雅致,也展现了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大邑瓷瓶作为容器,与玉兰花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而高雅的视觉效果,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最后一句“行庐得句也殊常”,点明了诗人弘历在行走庐舍间,灵感涌现,创作出这首不同于寻常的诗句。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玉兰花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诗歌创作的瞬间灵感与个人情感的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深度。综上所述,《玉兰花(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兰花的美丽与香气,以及其在诗人内心激起的情感波澜,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海棠画扇
明·薛蕙
西蜀繁花树,春深乱蕊红。还怜彩扇上,宛似锦城中。影转团团月,香含细细风。江淹才力减,赋尔若为工。
湘潭周家园牡丹(其二)
明·岑徵
旭日晴霞态倍妍,画堂西畔赤栏边。六宫粉黛群相妒,二月芳菲尔占先。锦绣漫劳文士笔,胭脂徒费画工钱。东皇最是相怜秘,异色名香不许传。
满庭芳·郑圃看菊,并柬主人,即用王大令词原韵
清末近现代初·洪炳文
何处寻芳,满城风雨,秋残又值元冬。柴桑高士,隐约在篱东。种得黄花满地,恍身入绣谷罗丛。更难得,写生妙笔,画老圃秋容。山房开柿寿,屏供翡翠,鸟唤芙蓉。华堂丝竹,异曲同工。惜.....
秋海棠
清·爱新觉罗·弘历
塞中野卉多而脆,几度经霜委白沙。还是御园饶景色,秋风袅袅见唐花。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其二)
唐·元稹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
唐·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