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年
各
省
督
抚
奏
报
麦
秋
皆
属
丰
收
而
雨
赐
时
若
大
田
又
复
可
望
缺
雨
及
被
雹
者
合
计
不
及
十
馀
州
县
欣
慰
之
馀
并
示
近
臣
祈
年
靡
始
终
,
致
治
何
难
易
。
幸
获
遇
屡
丰
,
天
下
遂
无
事
。
屡
丰
遇
实
难
,
所
以
先
忧
思
。
忧
思
日
相
寻
,
岁
倏
临
十
四
。
今
岁
麦
秋
好
,
近
远
皆
一
致
。
雨
旸
复
以
时
,
额
庆
叨
天
赐
。
但
虑
西
成
遥
,
愿
奢
鲜
能
遂
。
即
使
大
有
书
,
讵
宜
矜
满
志
。
馀
三
匪
易
言
,
调
六
无
别
计
。
惟
此
兢
业
怀
,
敬
告
诸
有
位
。
写景
抒怀
抒情
哲理
赞美
田园
夏收
怀古
忧思
敬告
译文
祈求丰年不是一时的事,治理国家其实并不容易。
幸运的是多次获得丰收,天下因此太平无事。
丰收虽然难得,却也让我心生忧虑。
忧虑之情日积月累,转眼间已到十四年。
今年的麦子收成很好,无论近处还是远处都一样。
风雨和阳光都适时而至,我感谢上天的恩赐。
但我只担忧远方的收成,希望丰收能如愿以偿。
即使今年丰收再多,也不应自满。
对于剩下的三个难题(指文中提到的三个问题),难以轻易解决;而关于调整六个方面的内容(指文中提到的六个方面),也没有别的办法。
只有保持这种谨慎和敬业的态度,我恭敬地告诉各位有地位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今年各省督抚奏报麦秋皆属丰收而雨赐时若大田又复可望缺雨及被雹者合计不及十馀州县欣慰之余并示近臣》。诗中表达了对国家丰收景象的喜悦与对官员们的期望。首句“祈年靡始终,致治何难易”,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认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并非易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智慧。接着,“屡丰遇实难,所以先忧思”则指出虽然多次丰收,但保持这种状态并不容易,因此要未雨绸缪,提前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忧思日相寻,岁倏临十四”表明忧虑和思考是持续不断的,时间飞逝,转眼间已是第十四年。接下来,“今岁麦秋好,近远皆一致。雨旸复以时,额庆叨天赐”描述了今年的丰收景象,各地都迎来了良好的收成,雨水适时,这是上天的恩赐。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思考可能的挑战:“但虑西成遥,愿奢鲜能遂。即使大有书,讵宜矜满志。”他担心西部的收成可能会受到遥远因素的影响,即使有丰收的记录,也不应自满,因为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努力。最后,“馀三匪易言,调六无别计。惟此兢业怀,敬告诸有位”强调了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需要谨慎行事,勤勉工作,并以此告诫所有官员。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官员们在面对丰收与挑战时应秉持的态度和责任。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感松(其三)
宋·李光
每忆西湖九里松,眼明忽见紫髯翁。隐居庭院多栽种,为爱笙箫递晚风。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其二)
清·丘逢甲
下笔真成千丈强,更将龙卧许南阳。何当窥井重炎火,天马西来汉道昌。
念奴娇·和姜白石
清·顾太清
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争忍西风容易落,.....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七)卜筑西坞
宋·程俱
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