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雨
好
雨
迩
来
足
,
今
霄
得
稳
眠
。
雷
车
殷
夜
半
,
雨
瀑
落
檐
前
。
膏
泽
岂
辞
富
,
良
苗
更
起
鲜
。
悯
农
心
始
慰
,
一
意
祗
筹
边
。
写景
写雨
抒情
悯农
秋节
节气
译文
好雨近来很充足,今夜可以安稳地睡觉了。
雷声在深夜隆隆作响,雨瀑像瀑布一样落在屋檐前。
雨水滋润土地,毫不吝啬地给作物带来丰富的水分,让优良的庄稼更加茁壮新鲜。
对农民的担忧得以宽慰,一心只考虑筹划边疆的事务。
赏析
此诗《夜雨》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夜晚雨水充沛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事慰藉与边防筹划的深意。首句“好雨迩来足”,开篇即赞颂近期雨水丰沛,为大地带来了充足的滋润。接着,“今宵得稳眠”一句,表达了因雨水充足而得以安心睡眠的美好愿望,暗示了雨水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雷车殷夜半,雨瀑落檐前”两句,生动描绘了夜晚雷声轰鸣、大雨倾盆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雨势之大,仿佛雷声是雷车在夜半滚动,雨滴如瀑布般从屋檐前落下,营造出一幅壮丽的雨夜图景。“膏泽岂辞富,良苗更起鲜”则进一步阐述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雨水不仅不会嫌弃其丰富,反而能滋养出更加鲜嫩茁壮的庄稼,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最后,“悯农心始慰,一意祗筹边”两句,将主题升华至更广阔的层面。诗人以“悯农”之心,感受到雨水对农业的恩泽,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展现出诗人既关心民生福祉,又兼顾国家安危的胸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