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记事
咏物
怀古
抒情
写景
写实
哲理
赞美
春景
民生

译文

南来的政务重要繁杂,既要巡视黄河又要体察民情。
朝廷内外应该相互支持,黄河治理好了民众才能安定。
进入地方就要考虑这些事情,疏通整治命令给管理河务的官员。
随从皇帝出行只算是小事一桩,期望等待能将深远的谋略展现。
高高的堤坝新筑的河岸很坚固,回到淮河入海口去视察防汛情况。
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这里,而是在于徐州城附近的地区。
从江的南面过来,村落集镇的商人和小贩络绎不绝。
麦田和菜地都盛开着花朵,雨水滋润阳光均匀地照耀着。
眼前的景象令人欣慰,感谢天地赋予的恩惠。
但想到远方的乡野,恐怕还有人在叹息困顿。
应当及时施以恩泽,让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
最近收到的奏折说,河道堵塞河水溢出。
如果事先没有预防措施,恐怕会导致城墙被冲毁。
自从石林的水溢出后,南北两侧的水流频繁冲击。
中间的河流水流反而变弱了,带动沙子变得很困难。
尽管我对于治河不太熟悉,但还是要亲自勘察度量。
要多方面咨询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比纸上谈兵要好得多。
对于道路的修建可以先粗略地规划一下,命令立即开始执行,马上付诸实施。
只取足够供应的粮食和宿处就好,不要过多劳烦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回銮途中,视察黄河工程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黄河治理与民生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地方官员的期望。首句“南来两务重,视河及观民”点明了视察黄河与关注民生的重要性。接着,“表里实相资,河治民始安”强调了黄河治理与民众安定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认为黄河的治理是保障百姓生活的基础。“入疆即念兹,疏瀹命河臣”表明了诗人对黄河治理的重视,要求地方官员负责黄河的疏浚工作。而“随銮乃细事,伫待嘉猷陈”则体现了皇帝亲自参与治理的决心,期待地方官员提出有效的治理策略。接下来的几句“高堰新堤固,淮口如前巡”描述了视察过程中对黄河堤坝和淮河口的检查。诗人指出问题可能出现在徐州附近,并对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表示欣慰,同时表达了对远方乡民的关心。最后,“但念彼远乡,宁无叹邅迍”表达了对偏远地区民众生活的担忧。诗人强调了适时施以恩泽,确保民众生活公平。面对黄河淤积的问题,他提出应提前预防,避免危及城墙。对于治理黄河,虽然可能不熟悉,但关键在于实地考察和听取各方意见。诗人希望道路能够快速修缮,物资供应充足,减轻民众负担。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对黄河治理和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通过视察黄河工程,展现了他对国家水利建设和地方治理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有效解决黄河问题,保障民众生活安宁。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