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抒情
春景
怀古
节气
上巳节
山水
赞美
情感
场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上巳节的雅集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的欢愉之情。首句“玉衡转璿玑,杓指巽方月”以天象起兴,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接着“生气既云盛,阳德毕宣发”点明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阳气充盈,生机勃发。“间关好鸟翔,春涨蘸轻杨”描绘了鸟儿在空中飞翔,春水轻拂柳枝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藓坂绿冉冉,华圃红裳裳”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色彩斑斓,绿苔蔓延,花朵绽放。“良辰值脩禊,伊古华光宴”写出了上巳节这一天的盛大宴会,古人在此时举行祓禊仪式,庆祝春天的到来。“徘徊赓旧吟,难驻迅风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感叹时光易逝。“伫望雨丝飞,谁赏韶阳辉”描绘了诗人站在雨中,欣赏着春日的光辉,却也感到了时光的匆匆。“翘首赋云汉,宵衣披月帷”则是诗人抬头仰望星空,夜深人静之时,依然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之中。“乐彻阳阿奏,漫泛曲流酎”写出了宴会上音乐悠扬,人们畅饮的情景。“隔松响丁丁,听报申牌漏”通过松林中的声响和时间的流逝,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最后,“即事意鲜欣,讵能净六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意识到内心的纯净难以达到。“山花应笑我,输与去年春”则以山花为喻,感叹时光的流逝,不如去年的春天。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思考。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