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光
夏至
抒情
景物
表达赞美

译文

蜂群和蝶阵数量众多,催得春光渐渐消逝,变得遥远而迷茫。
墨色的池塘中云气浓厚,仿佛凝聚着即将到来的细雨;竹帘外的微风轻轻吹动,引来了松树簧叶的响声。
已经排列好了美丽的诗句来吟咏这美好的景色;又害怕穿着轻薄的衫子感受清晨的凉意。
这个时候正是春末夏初,天气清和,是极好的时节;你看那田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出半青半黄的苗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受。首联“蜂衙蝶阵数昌昌,催得春光去渺茫”以生动的比喻,将蜜蜂忙碌的场景比作衙门的繁忙,蝴蝶成群飞舞,仿佛在催促春天的离去,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这里的“昌昌”不仅形容了蜂蝶的活跃,也暗示了春天生命力的旺盛。颔联“墨沼云浓凝絮雨,筠帘风细引松簧”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墨沼云浓,暗示雨水增多,凝絮雨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滴如雪花般轻盈落下;筠帘风细,通过轻柔的春风,引出了松簧的摇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预示着春天的温柔即将被夏天的热烈所取代。颈联“已排绮句吟韶景,怯著轻衫试晓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与珍惜。绮句,指的是华美的诗句,这里指诗人已经创作了许多赞美春天的佳句;怯著轻衫试晓凉,则是说在尝试穿上薄衣感受清晨的微凉,既是对春天温暖的依恋,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夏日的些许畏惧。尾联“底识清和好时节,即看亚陇半青黄”则点明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与期待。底识,意为是否知道或理解,这里表达了对当前时节的深刻体悟;清和,指的是清明和暖的天气,好时节则是对当前美好时光的赞美;亚陇半青黄,则是形象地描绘了田间作物生长的景象,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末期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的哲思。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姑苏杨柳枝词(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露咽烟啼总不明,飞花如送复如迎。长条不忍轻攀折,为尔临风最有情。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仙灵多事甚,古寺使飞来。草没萧梁碣,花迷庶子台。峡长峰易合,岚重日难开。阮隃吹频裂,声含秋雨哀。
和朱松坡
宋·文天祥
学医未至大医王,笑杀年年折臂伤。屏里江山如出色,亭皋松菊已成行。细参不语禅三昧,静对无弦琴一张。多谢岭头诗寄我,满园梅意弄春光。
简黎道士
宋·陆游
满箔吴蚕茧渐稠,四郊膏雨麦方秋。道人昔是茶山客,病叟新为药市游。耆旧凋零谁晤语,篇章璀璨尚风流。兰亭剡曲春光好,倘肯相从弄钓舟。
予以癸亥夏至雅之官舍雅素称多雨四山阴霭鲜见皎日初秋稍霁夜月倍明不觉跃然如晤交时亭中墙竹砌花颇茂有会于心为之赋诗一首
明·胡直
长途且喜趍官舍,病客浑忘历瘴乡。入座水声连枕席,绕堂山色晃衣裳。青青竹映桁杨冷,片片花薰簿牒香。隐吏只嫌明月少,今逢皓彩若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