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
上
皇
太
后
圣
寿
诗
初
长
晴
旭
照
丹
墀
,
霭
霭
祥
光
散
綵
旗
。
最
是
瑶
阶
称
祝
日
,
常
逢
玉
琯
复
阳
时
。
和
风
淡
荡
频
传
喜
,
好
鸟
间
关
解
献
诗
。
敬
捧
霞
觞
介
眉
寿
,
千
秋
万
载
沐
恩
慈
。
写景
祝福
歌颂
赞美
抒情
四季
秋天
动物
鸟
敬仰
赞美皇太后
译文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皇宫的红色台阶,瑞气环绕、吉祥的光辉在色彩斑斓的旗帜间洒落。
最符合吉兆的瑶台之地正处在祝福之日,时常会迎来如同玉琯乐器一样和谐悦耳的赞美。
微风轻拂,带来频传的喜悦;美妙的鸟鸣,似乎在诉说诗篇。
恭敬地举起酒杯,为寿星献上祝福,愿他如千年之霞般长寿,永远沐浴在恩慈之中。
赏析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皇家庆典的盛况与庄重氛围。开篇“初长晴旭照丹墀,霭霭祥光散綵旗”两句,以朝阳初升、祥云缭绕的景象,渲染出节日的喜庆与祥和。接着,“最是瑶阶称祝日,常逢玉琯复阳时”,点明了庆典的特殊意义,瑶阶之上,人们欢庆,恰逢佳节,玉琯鸣响,预示着吉祥与和谐。“和风淡荡频传喜,好鸟间关解献诗”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和风与鸟鸣,进一步烘托出庆典的欢乐气氛,仿佛天地万物都在为这盛大的节日献上祝福。最后,“敬捧霞觞介眉寿,千秋万载沐恩慈”,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希望她能长寿安康,享受无尽的恩泽与慈爱。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代宫廷庆典的宏大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对皇室成员的尊崇之情,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权力与权威的敬畏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韩伯皋佥事移湖学讲堂时倪仲深作教韩为作堂记予因赋此诗
元·朱晞颜
春风采采宫芹香,宫前泮水涵晴光。鳞鳞瓦影落晴昼,鱼自在藻鸢自翔。盛时学士多俊造,两庑弦诵声琅琅。藏修游息俨有序,丹雘炫耀联宫墙。喧啾一扫众境寂,爽垲坐阅松柽凉。吴兴先生适.....
次韵答朱侯招游海山
宋末元初·戴表元
江南春草黄,江北秋雁飞。穷居念还往,故物悉已非。我有青云交,山林可同归。十年学抚琴,对客辄累欷。岂不愿和悦,调苦心易为。青天无古今,白日相因依。向来炎炎人,所得一何微。成.....
宝应即景
明·李胜原
宿鹭眠鸥水满田,败荷疏柳雨晴天。帘招村市谁家酒,风送帆樯何处船。隔岸数声牛背笛,斜阳一抹渡头烟。沧洲风景那须画,著我居閒乐事便。
游溪西寺
宋·华岳
寺觉重游好,僧期后会赊。青虫彫病叶,白鸟篆平沙。水瘦石生齿,山寒梅未花。功名今有待,且谒惠公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