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抒情
田园
边塞
佳节
春雨
兴锄
哲理
记事

译文

春雨虽然不多,却令人感到滋润和欣慰。
看着云层越来越厚,它隐藏着山峦的翠绿。
由此我想到了远近的田野,一切都被春雨滋润了。
过了一两天,春雨陆续到来。
保阳和古北都受到了春雨的滋润,到处都是一样的雨露。
欢喜之中还半信半疑,这哪里是以前常常遇到的旱年景象啊。
秋天的麦子已经茁壮生长,春天的庄稼也可以开始种植了。
大田里的作物因为雨水及时而等到了好时机,兴锄也是因为有利的条件而进行得顺利。
虽然时节和顺让人心生喜悦,但也不能忘却时时提防灾难的发生。
仍需担心有人会忘记这春雨的恩泽,所以我们应该勤于讲述这些事迹,铭刻在座右的墙壁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景象,以及春雨带来的喜悦与希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句“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点明春雨虽小,但已经带来了滋润与安慰,预示着生机与希望。接着,“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描绘了云层厚重,遮蔽了山色,却也暗示了雨水即将降临的情景。诗人通过“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表达了春雨的普降,不论远近,都得到了滋润。“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则展示了春雨后的变化,不久之后,便传来好消息,预示着丰收的前景。“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进一步强调了春雨的均匀分布,惠及了广阔的地区。接下来,“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表达了人们对春雨带来的喜悦,既有期待也有怀疑,毕竟这样的好年成并非每年都有的。“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预示了秋天的丰收与春天的播种,体现了农事的循环与希望。“大田为候早,兴锄亦资利”提醒人们要把握农时,及时耕作,以获得更好的收成。“时和切畏念,事顺戒满志”告诫人们在享受丰收的同时,也要保持谦逊,避免骄傲自满。“犹虞或遗忘,勤言铭座扆”最后,诗人提醒人们要铭记勤劳与节俭,将这些美德作为座右铭。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及其影响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
清·谭嗣同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七)卜筑西坞
宋·程俱
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谁.....
寄樊上友人
宋·张埴
凤凰览德辉,鷾鸸恋庭宇。吟诗已戴白,未能参此语。百川谷口翁,一笑辋川路。桃红杨柳绿,莺歌蝴蝶舞。春风吹野水,饮客如渴虎。夜来作老梦,鸟啼掌中偻。白驹千五百,乐固不偿苦。当.....
春晴散步庭下
宋·张嵲
东风吹广泽,和气日夜旋。微澜生曲沼,积翠被层峦。细草蔼近甸,时禽响郊园。整巾步庭下,申舒委馀暄。万物各有时,而余复何言。燋谷忘牙事,深居寄考槃。结交乏二中,徵心迂七还。聊.....
满江红·春雨
宋·汪宗臣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蜜。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
和朱勿轩移居四首(其一)
清·刘天谊
闻君避地徙村西,门外饶看卉木萋。比舍牧樵元旧识,归家鸡狗讵多迷。小庭半作栽花径,隙地应添种麦畦。记取古人安宅训,何庸数尺炫榱题。
姨夫郑司训山水(其一)
明·吴希贤
高士藏脩处,而无车马喧。残霞明岛屿,芳草满郊原。黄叶云边径,青帘郭外村。此中有佳趣,难与俗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