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人
之
姑
苏
鹤
唳
空
山
晓
,
凝
情
畏
别
离
。
且
知
君
返
日
,
正
是
我
行
时
。
花
月
吴
城
梦
,
松
风
竺
寺
时
。
暮
云
空
自
隔
,
初
不
隔
相
思
。
离别
送别
山水
写景
情感
思乡
城市
姑苏
译文
空山中的鹤鸣叫着,我满心忧虑害怕离别。
我知道你归来的日子,正是我离开的时候。
在吴地的城市中梦见花月,又听到竺地寺庙的松风之声。
即使被厚厚的暮云阻隔,也阻隔不了深深的相思。
赏析
这首宋朝吴惟信所作的《送人之姑苏》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鹤唳空山晓”,以清晨山中鹤鸣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分别的沉重与不舍。鹤鸣于空山之中,既有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含着离别的哀愁。“凝情畏别离”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心中凝聚着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却又害怕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真实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微妙之处。接下来,“且知君返日,正是我行时”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送别时的无奈与期待。诗人知道友人将要返回的日期,而自己却正踏上远行的路途,预示着未来的重逢虽可期待,但当前的离别却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花月吴城梦,松风竺寺时”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想象友人在吴城的花月下入梦,而自己则在竺寺感受到松风的清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两地不同的自然风光,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最后,“暮云空自隔,初不隔相思”表达了即使时空相隔,但心中的思念之情并不会因此而减弱。暮云虽然阻隔了视线,却无法阻挡两颗心之间的相思之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离别、重逢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吴惟信
208首
南宋后期诗人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