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
阵
子
·
晓
行
惊
起
鼠
声
窣
窣
,
催
行
灯
影
幢
幢
。
紧
约
臂
围
双
袖
月
,
低
压
眉
棱
一
帽
霜
。
连
云
溪
路
长
。
续
梦
兴
中
易
破
,
寻
诗
囊
底
多
荒
。
渐
觉
乱
山
迎
面
绿
,
恰
喜
朝
暾
射
眼
黄
。
垆
头
蒸
饼
香
。
写景
抒情
写山
记梦
赞美
场景
秋天
冬天
晨间
自然
灯光
译文
惊动的老鼠声窸窸窣窣,催促着行进的灯影摇摇晃晃。
衣袖紧缩在双臂上,仿佛月亮被低垂的帽霜所压迫。漫长的溪路连着云天。
梦中的兴致很容易被打破,寻找诗的灵感时,囊中却多的是荒芜之感。
逐渐觉得乱山迎面而来,绿色渐显。庆幸朝阳的光芒照射下,一片金黄。炉边蒸饼的香气四溢。
赏析
这首《破阵子·晓行》描绘了清晨出行时的细腻感受与景象,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首先,“惊起鼠声窣窣,催行灯影幢幢”,开篇即以“鼠声”和“灯影”营造出清晨静谧而略带紧张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天色已早,需要启程。鼠声窣窣,是夜的余音,也是新一天开始的信号;灯影幢幢,则是旅人即将告别夜晚,踏入黎明的象征。接着,“紧约臂围双袖月,低压眉棱一帽霜”,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行者在清晨的装扮与状态。紧束的衣袖如同月光般轻柔地环绕着双臂,帽子压低,帽檐上凝结着霜花,既体现了行者的匆忙,也暗示了天气的寒冷。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衣物、帽子赋予了生命,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连云溪路长”,一句简洁有力,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峦与蜿蜒曲折的小溪,描绘了一幅辽阔而深远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续梦兴中易破,寻诗囊底多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感慨。在旅途中,梦中的美好往往容易被现实的琐碎所打破,而寻找灵感的诗囊里,却常常感到荒芜,暗示了创作的不易与旅途的孤独。最后,“渐觉乱山迎面绿,恰喜朝暾射眼黄,垆头蒸饼香”,这几句描绘了随着行程的推进,景色逐渐变得生机勃勃,乱山之间透露出一抹绿意,朝日初升,阳光洒在脸上,温暖而明亮。垆头蒸饼的香气,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也带来了旅途中的慰藉与希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出行时的自然风光、人物状态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充满了生活的哲理与诗意。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五)
宋·朱熹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