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写景
抒情
写景兼怀古
春天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闰正月十一日游览玄妙观及诸道院后,傍晚登上露台,在月光下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春风、鬓发、高楼、城郭、尘海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首句“春风吹鬓思悠悠”,春风轻拂,诗人不禁思绪万千,以“悠悠”二字形容内心的思绪绵长不绝,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来上弥罗百尺楼”,诗人登上了高耸入云的百尺楼,此处的“弥罗”可能是指楼阁之高,也暗含着对宇宙万物的仰望之意。“城郭万家尘似海”,诗人从高处俯瞰,万家灯火如同海洋中的点点星光,形象地描绘出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忙碌与浮躁。最后一句“祗应高处不知愁”,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似乎能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忧愁,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王子荣过家上冢
金末元初·李俊民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七)
明·胡俨
维扬江上路,冬日好风光。远树犹青幄,居人多画墙。醉忘身是客,坐忆玉为堂。望望蓬莱近,毋劳纵目长。
九江旅夜
清·罗运崃
夜雨江城有客归,故园梦绕一湖飞。横眠短榻携镫近,漫数疏钟出寺微。独雁唳空悲远道,乱虫狎火笑忘机。卷帷起向南轩坐,断续轻风已满衣。
杂歌谣辞(其八)步虚词
唐·韦渠牟
上法杳无营,玄脩似有情。道宫琼作想,真帝玉为名。召岳驱旌节,驰雷发吏兵。云车降何处,斋室有仙卿。
谪居汉东撰曲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云中曲(其一)
明·黎民表
小袖红妆学内家,檀槽高拨走龙沙。将军只道边城乐,不见燕桃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