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冬天的写景
友情
寒雪的写景
事物
赞美
地点
慧山
离别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雪夜郑太吉送慧山泉》,描绘了诗人收到朋友郑太吉在雪夜中赠送的慧山泉水的情景。首句“有客遥分第二泉”点出友人远方寄赠,"第二泉"指慧山著名的泉水,暗示水质清冽。次句“分明身在慧山前”则通过想象表达对泉水源头的向往。接下来两句“两年不挹松风面,百里初回雪夜船”,诗人回忆起自己已有两年未亲自去汲取这泉水,这次的礼物是在雪夜归途中收到,倍感珍贵。"松风面"象征着自然的清新,"雪夜船"则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旅途的艰辛。“青箬小壶冰共裹,寒灯新茗月同煎”细致描绘了泉水的珍视和品茗的过程,小壶中的冰水与月光共照,寒灯下烹煮新茶,画面宁静而雅致。最后,“洛阳空说曾驰传,未必缄来味尚全”表达了诗人对原产地洛阳驰名的赞誉,同时也暗示虽然千里迢迢而来,但泉水的风味或许并未因长途运输而有所减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情的传递,以及对自然与品茗之美的赞美,流露出诗人对慧山泉水的深深喜爱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因顾子文得交吕元章于其借别也歌以附赠
明·萧光绪
我来虞山交却少,子文坦白堪倾倒。酒后每悲交谊衰,雨云反覆羊肠道。所以倾盖吕新安,岁寒松柏陈雷好。气侠义孚面亦真,殷勤岂为多材巧。文彩卓烁动海邦,龙蛇殊玉争春晓。篆刻秦汉刀.....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读曹侍郎去国表
宋·释居简
立螭持橐孰非荣,未若江头一苇轻。失侣鸳鸿空怅望,喜归鸥鹭亟将迎。雍容谭笑不但已,去就始终如此明。疏似南阳出师表,尽倾肝鬲写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