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源
忆
故
人
粉
霜
拂
拂
凝
香
砌
。
酝
酿
梅
花
天
气
。
月
上
小
窗
如
水
。
冷
浸
人
无
寐
。
平
生
可
惯
闲
憔
悴
。
担
负
新
愁
不
起
。
消
遣
夜
长
无
计
。
只
倚
熏
香
睡
。
写景抒情
情感
梅花
怀古
夜晚
思乡
四季-冬季
译文
粉霜轻轻拂过,凝结在香砌上。这时节,梅花正在酝酿着香气。月光洒在小窗上,如水般明亮。
冷意浸透,让人无法入睡。一生中我早已习惯闲暇的憔悴。新的忧愁压在心头,让我无法振作。
夜长难消遣,我无法找到任何方法来排解这漫长的夜晚。只能依靠熏香的气息来帮助我入睡。
赏析
这首宋词《桃源忆故人》是程垓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的画面。"粉霜拂拂凝香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霜降时分,阶前的白霜轻轻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梅花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酝酿梅花天气"进一步强调了冬日里梅花即将绽放的气息。"月上小窗如水",通过比喻,将月光比作清澈的流水,洒在小小的窗户上,映照室内,使得夜晚更加寂静,也暗示了词人心中的孤寂。"冷浸人无寐",直接表达了词人因这寒冷与寂静而难以入眠的状态。"平生可惯闲憔悴",透露出词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经历困苦也能习惯,但此刻新添的愁绪却让他无法承受。"担负新愁不起",形象地写出新愁之重,压得他无法起身,只能沉浸在愁绪中。最后,面对漫长的夜晚和无法排解的愁绪,词人选择了"消遣夜长无计。只倚熏香睡",借熏香助眠来暂时逃避现实中的烦恼,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消极的应对方式。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描绘冬夜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词人孤独、愁苦的心境。
程垓
155首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