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抒情
田园
春天
节气
赞美
动物
好鸟
山水
友情

译文

译文:初春的天气晴朗,出门应该去哪里呢?
译文:我很愿意带着学生们,驾车登上崎岖的山路。
译文:山谷的风已经吹拂着新生的嫩芽,好鸟在树枝上鸣叫。
译文:应季的新鲜蔬果都已经备好了,美酒也已经倒进了酒杯里。
译文:在饮酒的过程中,大家抒发情感,坐下来各自吟诗。
译文: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这种快乐就像沐浴在沂水之滨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林鸿在春日与学生们一同郊游饮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生机与欢愉的气息。开篇“始春风日嘉,出门竟何之”,以清新明媚的春光为背景,诗人踏出家门,心中充满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期待。接着,“所欣携诸生,驾言陟嵚崎”一句,点明了同行者是他的学生,他们一同前往崎岖的山间,享受自然的乐趣。“谷风已嘘萌,好鸟亦鸣枝”描绘了山谷中温暖的微风轻轻吹拂,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鸟儿在枝头欢快歌唱的场景,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蔬果属时新,有醪已载卮”则展现了他们采摘新鲜蔬果,准备美酒佳肴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中觞发意气,列坐各言诗”描述了他们在饮酒过程中,诗兴大发,大家围坐一起,各自吟诵诗歌的场景,充满了文雅与欢乐。“悠悠天壤间,斯乐希浴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与天地同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仿佛是在追寻古代先贤孔子所倡导的“浴沂”之乐,即在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愉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在春日里与学生共度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是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卷。

林鸿

554首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猜您喜欢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