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
淘
沙
·
七
月
初
六
日
感
旧
作
眉
月
泻
秋
光
。
影
落
银
塘
。
芙
蓉
空
自
断
人
肠
。
那
有
藕
丝
牵
到
底
,
开
后
都
忘
。
黯
淡
旧
红
裳
。
梦
杳
烟
茫
。
阿
谁
此
日
记
壶
觞
。
独
有
闲
鸥
怜
故
水
,
冷
处
思
量
。
写景抒情
秋景
怀旧
婉约
山水
译文
弯弯的眉毛似的月亮倾泻出秋天的光,月光投射在像银子一样的水塘里。莲荷虽然依旧开放,但无人欣赏,却使人断肠。
藕丝深埋地下,虽可能牵连到底,但花朵开落之后都会被遗忘。曾经那艳丽的红色裙裳已经变得黯淡无光。
梦中的景象朦胧而遥远,无法寻觅。谁还记得在这里记下过饮酒的壶和酒杯呢?
只有孤独的鸥鸟怜爱这片旧水,在寒冷的地方思考着什么。
赏析
这首《浪淘沙·七月初六日感旧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诗中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眉月泻秋光",形象地写出秋夜明亮的月色洒落水面,如同细眉般的月牙映照着清凉的夜晚。"影落银塘",银塘即清澈的池塘,月影投下,更显寂静与寂寥。"芙蓉空自断人肠",这里的芙蓉可能指荷花,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绪,荷花虽美,却无人欣赏,只能独自凋零,触动人心。"那有藕丝牵到底,开后都忘",藕丝象征着藕断丝连的情感,但在这里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无法挽回,即使曾经深深牵绊,也随着时光流逝而遗忘。"黯淡旧红裳",暗指昔日繁华不再,旧时的红裳(可能指女子或事物的鲜艳色彩)如今已褪色,显得黯淡无光。"梦杳烟茫",梦境遥远而模糊,烟雾弥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的迷茫。最后两句"阿谁此日记壶觞。独有闲鸥怜故水,冷处思量",诗人以鸥鸟自比,感叹只有闲散的鸥鸟懂得欣赏旧日的水域,自己则在冷清之处独自回味和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何振岱
175首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