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雁
儿
·
送
大
姊
归
宁
那
年
人
送
春
光
去
。
曾
几
度
、
牵
愁
绪
。
今
年
春
又
送
人
归
,
肠
断
东
风
不
语
。
莺
吟
燕
舞
,
红
飞
绿
倦
,
甚
计
相
留
住
。
重
帘
依
旧
声
声
处
。
人
去
也
、
春
无
主
。
年
年
南
浦
唱
骊
歌
,
极
目
吴
江
云
树
。
三
篙
初
涨
,
一
痕
倩
影
,
魂
梦
随
君
渡
。
写景
送别
春光
归乡
怀人
抒情
思乡
离情
译文
那年春天过去,人们送别,心中充满了忧愁。
今年春天又到,我却送你归去,内心痛苦得无法言语。
黄莺啼叫,燕子飞舞,花儿红艳,树叶翠绿,却无法留住你的心。
重重的门帘内依旧回荡着你的声音。你离去了,春天也失去了主宰。
每年在南面的水边唱着离别的歌,极目远望吴江上的云和树。
江水初涨,微露船影,我的魂魄随你渡过江水。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憧憬。开篇“那年人送春光去。曾几度、牵愁绪。”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中,春光的流逝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离别的不可避免。接着,“今年春又送人归,肠断东风不语。”春风吹过,却无法带走离人的身影,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莺吟燕舞,红飞绿倦,甚计相留住。”通过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人的无力感形成对比,强调了离别不可避免的事实。最后,“重帘依旧声声处。人去也、春无主。”重帘依旧,但人已离去,春天似乎失去了主人,表达了离别后的空虚与失落。下片“年年南浦唱骊歌,极目吴江云树。”再次点明地点,用“南浦”和“吴江”这样的意象,强化了离别的氛围。每年都在这里唱起离别的骊歌,极目远望,只见云树连绵,更添几分离愁。“三篙初涨,一痕倩影,魂梦随君渡。”三篙初涨,象征着离别后情感的逐渐加深,一痕倩影,是离人最后的留恋,而魂梦随君渡,则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与追随。整首词以哀而不伤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充满了深情与哲思。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送王生归家
明·罗伦
王家兄弟好,吾道在南安。礼乐开三极,阴阳浑一丸。春深冰自水,人去雪犹寒。天末凉风起,浮云正好看。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忆江南·补题含真仙影图
清·许禧身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隐约群仙珠幕卷,含愁娇女色增颦。哽咽梦初温。
新柳(其二)
清·郑世元
客舍心情费忖量,江干一曲女儿箱。羡他绝不关闲事,几个渔舟弄夕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