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春天
动物
黄鹂
怀古
抒情
宫怨
山水
送别

译文

当芳草延伸至天际,晴日下的细丝缠绕在小路上,柳树的树荫垂到傍晚。
黄鹂传来了美好的声音,风儿轻柔,太阳长久照耀,安静的池边馆舍充满了宁静和舒适。
还未能识别芍药花开的时候,蔷薇花已经凋谢,春天的长短也因此而显得不同。
缥缈的紫箫声响起,仿佛被行云所阻挡,我仍记得红墙西边的情景。
面对着景色我独自伫立,花香渐渐消散,首饰掉落的情景谁又能看见呢?台阶上长满了苔藓,留下了足迹。
山色秀美,眉目修长,人们已经离去。
一瞬间的梦雨飘洒在屋檐上,河水涨起,水面如镜,宫烛的轻烟渐渐消散。
一对燕子双双飞过帘幕,又遇到了归来的燕子。

赏析

这首《竹马子》是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景色。词的开头以“当芳草粘天,晴丝罥路,柳阴垂晚”三句,勾勒出一幅春日黄昏的美丽画卷:芳草茂盛,覆盖了整个天空;晴朗的丝线缠绕在小路上;柳树的阴影在傍晚时分渐渐铺展开来。接着,“送黄鹂好语,风柔日永,愔愔池馆”几句,通过黄鹂的鸣叫和温柔的春风、阳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池馆内也显得格外安详。“未识芍药开时,蔷薇谢后,系春长短”则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芍药花开、蔷薇花谢,春天似乎在这些花的交替中缓缓流逝。“缥缈紫箫声,阻行云、犹记红墙西畔”两句,通过缥缈的紫箫声和记忆中的红墙,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接下来,“对景空延伫,蔫香易落,坠钿谁见”几句,描绘了词人在美景前的孤独与感伤,花香易逝,花瓣坠落,却无人见证这份美好。“幽阶履迹苔满。山色修蛾人远”则通过苔藓覆盖的幽静台阶和远去的山色,表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最后,“一霎梦雨飘檐,涨波连镜,宫烛轻烟散”几句,以梦雨、涨波、宫烛轻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词人正沉浸在一场虚幻的梦境之中。“双双度幕,又遇归来燕”则以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黄昏的景色,融入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