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华
岩
寺
默
堂
上
人
诗
四
首
(
其
二
)
万
木
阴
中
梵
宇
开
,
分
明
人
世
有
蓬
莱
。
漾
开
池
藻
群
鱼
戏
,
点
破
松
烟
一
鹤
回
。
涧
水
浮
花
云
里
出
,
山
风
如
雨
竹
间
来
。
高
僧
不
遇
徘
徊
久
,
踏
遍
苍
苍
满
院
苔
。
写景
山水
动物(鹤
鱼)
抒情
赞美
名胜
华岩寺
四季
夏天
高僧
译文
在万木遮阴之处,寺庙的殿宇敞开,这里分明是人间的蓬莱仙境。
池中水藻摇曳,鱼儿在水中嬉戏,一只仙鹤在松烟中飞舞,显得十分灵动。
溪涧中的水花飘浮在云雾中,从云层中显现出来;山间的风像雨一样吹来,吹过竹林之间。
然而高僧未能遇得,于是久在院中徘徊,漫步时踩踏了满院的青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寺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华岩寺的自然景观与寺庙的静谧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万木阴中梵宇开”,以“万木阴”描绘出寺庙所在环境的幽静与深邃,随后“梵宇开”则点明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接下来,“分明人世有蓬莱”一句,运用了蓬莱仙岛的典故,暗示了寺庙如同人间仙境,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受。“漾开池藻群鱼戏,点破松烟一鹤回”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寺庙内外的生机与和谐。池中的藻动引来群鱼嬉戏,松林间的轻烟被一只鹤的归来打破,这些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寓意着生命的灵动与自由。“涧水浮花云里出,山风如雨竹间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与动态美。涧水携带着花瓣在云雾中流淌而出,山风仿佛细雨般在竹林间轻轻拂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了禅意的深远与宁静。最后,“高僧不遇徘徊久,踏遍苍苍满院苔”两句,通过一位高僧长时间的徘徊与对寺庙苔藓的踏遍,表达了对寺庙历史的敬畏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高僧的行踪与寺庙的苔藓相映成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岩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禅宗智慧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
唐·皎然
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放怀凉风至,缓步清阴重。何事亲堆案,犹多高世踪。
鹧鸪天五首(其三)
清·李慈铭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宝应湖望莲花盛开
明·卢龙云
积水重湖满,新蒲绿叶齐。荷花香十里,宛似若耶溪。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