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便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秋景
情感
思乡
地点
乔木
白鸥
江湖

译文

译文:成千上万的乔木,绘画难以完全描绘出其真实之美。白鸥在烟雨中自由翱翔,来到了江湖之中。
译文:谁又能像求仲一样,为自己营造出三径的家园?我私自比肩扬雄,也有一块自己的天地。
译文:旧国的兴衰就像树木的生长那样自然,而在未来,追求名利的事情将会变得更加难以图谋。
译文:我的屋舍西边与秋天的山景相约,不要让归来时我已经是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乔木、白鸥、江湖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人以“乔木千章画不如”开篇,将眼前之景与画作相比,强调了自然之美远超人工雕琢,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向往。接着,“白鸥烟雨到江湖”一句,运用白鸥在烟雨中自由翱翔的形象,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份宁静与自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人进一步借“谁为求仲营三径,窃比扬雄有一区”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古代隐士一样,拥有一个简朴而充满诗意的小天地。“故国兴亡树如此,他年声利蔓难图”两句,诗人通过树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最后,“屋西便与秋山约,莫遣归来见白须”则表明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希望在屋西与秋山相约,保持内心的纯净,避免被世俗的尘埃所染,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

蔡松年

145首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号萧闲老人。冀州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政治家。北宋宣和末年,从父镇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担任兼总军中六部事,累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卒,追封吴国公,予谥文简。蔡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