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寓
诸
死
生
雁
迹
共
相
依
,
南
北
烟
霜
愿
不
违
。
幸
有
青
山
分
浪
迹
,
更
无
红
日
照
征
衣
。
投
林
倦
鸟
声
偏
好
,
入
袋
猢
狲
体
渐
肥
。
一
念
坐
圆
千
劫
月
,
老
人
峰
下
倚
柴
扉
。
写景
抒情
怀古
哲理
动物
山水
田园
秋节
老人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亲近。首联“死生雁迹共相依,南北烟霜愿不违”以雁群为喻,表达了生命中无论生死,都应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颔联“幸有青山分浪迹,更无红日照征衣”则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即使在旅途中,也有青山相伴,无需外在的荣光与照耀。颈联“投林倦鸟声偏好,入袋猢狲体渐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倦鸟归林,猢狲嬉戏,各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尾联“一念坐圆千劫月,老人峰下倚柴扉”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一个念头的觉醒,如同经历了千年的时光,最终在老人峰下的柴扉旁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禅意。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