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西
屿
古
塔
云
遮
西
屿
势
峥
嵘
,
塔
影
刺
天
一
点
横
。
大
海
回
环
奁
镜
启
,
孤
峰
峭
立
翠
屏
生
。
飞
霞
绕
顶
流
光
赤
,
宝
刹
映
空
落
照
明
。
商
贾
往
来
占
利
涉
,
凌
霄
灯
火
指
迷
程
。
写景
咏物
地点
赞美
山水
秋节
名胜
城市
场景
译文
云雾遮住了西屿的雄伟之势,高塔的影子刺破天际,像是一道横线。
环绕的海面如同开启的镜匣一般美丽,孤峰陡然矗立,如同翠绿的屏风生长而出。
霞光绕过山顶,流动的光线呈现赤红色,宝塔的光辉在空旷中倒映出光芒。
商人们在这里来来往往寻求利益,凌空的灯火指引着他们的航程,为他们指明迷途。
赏析
此诗描绘了西屿古塔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意义。首句“云遮西屿势峥嵘”,以云雾缭绕衬托出西屿的雄伟与神秘。接着,“塔影刺天一点横”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古塔高耸入云的形象,其塔影如同锋利的剑尖直插苍穹,展现出古塔的挺拔与不凡。“大海回环奁镜启,孤峰峭立翠屏生。”这两句将视线从塔转向四周的海景与山峦,海面如镜般平静,环绕着西屿,而远处的山峰则像翠绿的屏障,与古塔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飞霞绕顶流光赤,宝刹映空落照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霞光与古塔相互辉映的景象。霞光在塔顶流转,呈现出一片赤红,而宝塔在天空中投下明亮的光影,仿佛是夜空中最耀眼的灯塔。最后,“商贾往来占利涉,凌霄灯火指迷程。”这两句点明了古塔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海上贸易的重要地标,为过往的商贾指引方向,象征着古塔的历史价值与实用功能。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屿古塔的雄伟壮观与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敬仰。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